汉马王堆 女士 未解之谜
长沙马王堆汉墓被人称为“世界十大古墓奇珍”之一。1972年开始保护性发掘,3000多件稀世珍宝面世,其中一号墓出土的辛追夫人女尸,2000多年不腐,震惊世界。
随着辛追夫人出土的,还有两件“素纱襌衣”,单件衣服展开有2.6平方米,重量却只有不到50克,折叠后可以装进一只火柴盒里,真正的薄如蝉翼。
这是迄今为止全世界出土的最早、最薄、最轻的服装,代表着我国古代缫丝、纺织工艺的最高水平。这些令人瞩目的宝贵文物,均被安放在湖南博物馆进行展示。
1983年10月23日早8时,博物馆保安人员发现平常整洁的博物馆内,一片狼藉,像是被人打砸过一样。梳理以后发现,馆内共丢失38件文物,其中就包括那两件“素纱襌衣”。初步估算,这些丢失的文物估值超过10亿。
国宝一夜间被盗,这是建国后最大的馆藏文物被盗案,迅速引起了各方关注。
湖南省公安机关迅速成立了专案组,从全省抽调百余名精兵强将,参与侦破工作。
公安机关对车站、机场、码头都实行了严格控制,防止文物外流。,专案组还通过电视新闻发动群众,鼓励百姓提供破案线索。
11月1日,案件有了突破性进展,有人在临近省博物馆的烈士公园里,发现了一个装有部分被盗文物的包袱。
11月4日,一位不明身份的女人,趁人不注意,将一包裹丢弃在五一路邮政局柜台上。工作人员打开一看,正是被盗窃的部分文物,其中还有一件珍贵的“素纱襌衣”。
博物馆丢失的文物找回来28件,是谁把它们送回来的?作案人又藏在哪里?
公安机关加大了巡查力度,一个多月后,民警在审理长沙友谊商店偷窃案时,获得了意外的惊喜窃贼身上藏有一把断了刀尖的三角刮刀。经过比对,这刀就是博物馆失窃案里的作案工具。
专案组对窃贼进行了重点审问,没想到他颇为“自豪”地交代“我就是博物馆盗窃案的正主,那两个装有文物的包袱也是我妈妈送去的。”
这个窃贼名叫许反帝,年仅17岁,是长沙本地人,家境优渥,父亲李光荣是教数学的副教授,母亲许瑞凤是大学里教授法律的老师。
许瑞凤30多岁才生下唯一的儿子,十分宝贝。在养育和教育等多方面,许瑞凤都是一意孤行,李光荣在家里没有一点发言权,许瑞凤甚至让儿子随了自己的姓氏。
许瑞凤对儿子从头管到脚,严控之下,许反帝开始寻找“刺激”,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占为己有,长此以往养成了喜欢偷盗的毛病。
许瑞凤却对儿子无底线纵容,发现儿子把赃物带回家也不去纠正,有时候还帮着销赃。许反帝也就更加肆无忌惮,高二时因多次偷盗、屡教不改被学校劝退。
退学在家的徐反帝,整天无所事事。逐渐地,他不再满足小偷小摸,看到电视里马王堆汉墓和辛追夫人的报道,他琢磨着到博物馆里干一票大的,向母亲炫耀。
担心自己看见“辛追夫人”的尸体会害怕,他还特意去湘雅医院停尸房练胆。初进停尸房时,他哆嗦得不敢迈步,去了几次后,胆子越来越大,他会掀开盖着尸体的白布,见女尸就摸脸蛋,见男尸就握手。
胆子练好了,他就开始到博物馆踩点,并准备了作案工具。
10月22日下午,他像一名普通游客一样,进入展览馆,寻机打开厕所窗户的封勾,还在窗外放置了木梯,一切准备就绪。
当晚21时,他顺着木梯爬上来,从厕所进到展厅,切断了警报电源,再用三角刮刀去撬玻璃展柜,可是玻璃太硬,刀尖断了一块,也没能撬开,他就用带去的铁棍砸碎了玻璃。
许反帝简单粗暴地砸开了六个玻璃展柜,一股脑把里面的文物都装进袋子里,然后大摇大摆地从传达室走了出去。也许值班员看他眼熟,也许没想到还有这样胆大包天的窃贼,只是抱怨了一句,就放他出去了。
许瑞凤看到儿子拿回来的文物,吓了一跳。可是她仍没有劝儿子自首,反倒是和儿子一起处理文物。她本是教授法律的老师,知道偷盗文物的罪行,事情出在宝贝儿子身上,她再一次失去了理智。
她烧掉了4件漆器,把6件轻薄文物丢进了下水道。剩下28件宝物,分成两批,偷偷地丢到烈士公园和邮政局。
许瑞凤侥幸地以为家里没有留下证据,她儿子就不会有事。她不知道,公安机关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
许瑞凤无条件地帮助儿子遮掩罪行,让许反帝更加不能认清自己的无知和荒唐。他在作死的路上“越战越勇”,终于在一次又一次的偷窃行为后被抓捕归案。
经法院审理,许反帝因不满18岁,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许瑞凤也因包庇罪获刑15年。
轰动世界的马王堆文物盗窃案成功告破,包括“素纱襌衣”在内的10件国宝却不能失而复得。究其原因,竟然是一个被溺爱的少年向母亲的一次炫耀。
让人叹息的,不只是那些被毁损的国宝,还有被溺爱养废了的少年,以及失职的母
爱和父爱!
作者/筱米
编辑/幽
一、湖南马王堆女尸辛追的身世之谜是什么?
优质答案1
湖南马王堆出土了帛书《周易》《老子》等,已说明了问题,《周易》等物件是属于周王室拥有的,而楚地是后期周天子被架空迁去的,从规格和规模已超出了诸候国的范筹能力,而湿尸主人极有可能是周王室成员中的一位主公,周室衰没而下嫁是有可能的,而尸应该是经过中药酒漫泡处理后(二三十年左右)才下葬的,即刘邦死的前后,因帛书《周易》是有意藏地下的,要对应“阳阴”学说(通行本《周易》为阳本)。
优质答案2
是古长沙国丞相夫人
1972年,在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一具女尸,这具女尸外形无缺无损,全身皮肤细腻,软组织尚有弹性,手指和足指上的纹理都十分清楚,其装扮也华贵非凡,但她的身份却是个谜。在文物的整理进程中,人们发现了一枚刻着“妾辛追”的印章,阐明墓主人的名字叫辛追。在别的一些随葬器物上,印有“轪侯家丞”和“轪侯家”的字样,依据史书记载,轶侯是西汉初年的一个侯爵,曾在长沙国担任丞相。 由此底子断定,墓葬的时代归于西汉初期,而此前关于五代十国楚王马殷墓的说法是过错的。轪侯仅仅一个位次一般的小侯爵,享有封户700户,而墓地的奢华程度怎么看也不像一个小侯爵的夫人。那么,这个雍容华贵的女人是谁?她是由于年迈或疾病逝世仍是死于挖空心思的谋杀?
是古长沙国丞相夫人
马王堆女尸被发现后,她的身份便成了世人谈论的焦点,各种猜想和传说纷繁发生,其间最古怪的一种说法是,马王堆女尸是汉文帝的生母,乃至还有一部电视剧对此大举烘托。马王堆女尸真是汉文帝的母亲吗?
马王堆女尸出土后,在她的墓葬中发现了刻有“(车大)家”和“(车大)侯家丞”的铭文和封泥,以及一颗有“妾辛追”的印章,由此咱们知道,墓主人名叫辛追,身份与(车大)侯宗族有联系。
学者们以此为头绪,对墓主人的身份进行了种种揣度,起来主要有四种猜想一是说墓主人是长沙王吴臣的妻子、软侯利苍的女儿。二是说墓主人是软侯利苍的妻子。三是说墓主人是利苍儿子的妻子。四是说墓主人是汉景帝的妃子程姬。四种揣度一向僵持不下。
直到1974年头,考古人员开掘了马王堆二号墓和三号墓,在二号墓中发现了利苍、轶候之印、长沙丞相三枚印章。这三枚印章刚好与《汉书》中的记载完全一致。至此,马王堆汉墓主人的身份得以清晰一号墓的主人是状侯利苍的夫人辛追,二号墓主人为软侯利苍,三号墓的主人则是利苍的儿子。
辛追的身份尽管清晰了,可是查遍一切史籍,底子没有任何关于她的记载,所以,辛追的身世成了一个解不开的谜。
为进一步了解女尸的生理情况,细心解剖显现,女尸生前患有多种疾病,50岁左右逝世,尸身润滑的皮肤阐明她并没有忍耐持久疾病的摧残,而归于猝死。
人们在女尸的胃肠中发现了138粒半还没有消化的甜瓜瓜子,也就是说,在逝世前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她从前吃了很多的甜瓜。食用太多甜瓜会引起胆疼痛,而辛追一起还患有严峻的冠心病,医师由此揣度,辛追死于胆疼痛诱发的冠心病。
辛追的身份和死因开端断定了,但她的身世仍然是个谜。
正由于她的来历至今无结论,这种奥妙激发了文艺工作者对辛追人生阅历的多种创造,电视连续剧《辛追传奇》(原名《大汉悲歌》)近期在央视黄金时段强力推出,即是以辛追为蓝本,经过对史实的揣度和艺术化的幻想,斗胆地演绎出了辛追与刘邦、韩信的三角爱情,叙述了奥妙女人辛追终身的传奇故事。
尸身不腐的奥妙
女尸历两千多年而不腐,这其间的奥妙安在?应该是社会要素、内涵原因和外界条件三者一起效果的成果,归纳起来,尸身不腐的原因是“深埋、密封、缺氧、灭菌”。
从商朝开端,我国贵族就实施厚葬,特别是秦汉以来,厚葬之风更为盛行,在厚葬时,还实施了一套丧礼准则。如丧礼中规则,封建贵族身后,要用香汤、美酒洗尸,这样做不只可去秽,使尸身“香美”,并且对尸身也有必定的消毒效果;在沐浴后的“袭”、“殓”时。要给尸身穿上多层衣服,并以尸衾严裹,避免昆虫侵入尸身口鼻,也有助于阻隔空气;在停尸未入棺之前,还要采纳降温办法,要置冰于尸床下,曰“寒尸”。这些办法,实际上都起到了推迟尸身前期糜烂的效果。长沙国丞相轪侯利仓的夫人辛追也不破例。在她身后,后人正是依照丧礼来处理她的后事的。比方,她身后也经过了尸殓,并在脑门和鼻子上用丝织物进行了掩盖,尸身用18层丝麻衣、衾、袍紧密包裹,然后放入盛装着具有较强的抑酶(蛋白水解酶)效果和弱小的抑菌杀菌效果的中草药棺液的棺内,再在上面掩盖两层衣衾,其他有空气的部位用丝织物填塞,使整个棺内都被填塞得满满的,从而使棺内简直不存在可包容空气的当地。内棺的棺盖和棺身合口处用胶漆密封,因而棺内尸身前期的糜烂进程和棺内其他物质的氧化进程很快便耗掉了棺内的氧气,在棺内形成了一种缺氧环境。
对马王堆女尸进行的切片调查发现,尸身肌肉组织及神经细胞成分简直悉数自溶、消失,但胶原纤维无缺,阐明尸身曾在棺内呈现过自溶现象。在尸身前期糜烂和自溶进程中。尸身的脂肪、蛋白质以及丝蛋白的分化发生了许多有机酸,使棺内环境变为酸性,这就不利于糜烂菌的成长繁衍,从而使尸身的糜烂进程在必定的时分就中止了。在寄存女尸的内棺外,又有三层套棺,每层棺均用胶漆密封,这对阻挠内棺内的尸身糜烂也起到了必定的效果。
辛追留在浮梁的故事充溢传奇色彩,传说她能文能武,极具政治才智。不过,更多的权威专家以为,辛追是浮梁人只能说是一种猜想,辛追是湖南人的说法,也没有确凿的依据。
马王堆汉墓墓主人的身世,是马王堆汉墓考古开掘中学术界关怀的重大问题。专家也十分重视各种来自坊间的说法,争夺提前破解马王堆之谜、辛追之谜。
二、为什么当年日本和美国要花重金购买我国马王堆女尸的头发?
优质答案1
多简单,拿回去然后找个借口说是它们日本人
优质答案2
拿去作研究,研究中国古人类,才是目的?
优质答案3
对科技的渴望与对古代文化的好奇
三、马王堆墓为什么这么重要,基辛格为什么愿意用月土换马王堆墓周围的木炭?
优质答案1
马王堆汉墓有着中国考古学史里程碑之称,这座汉墓的发掘,完美地揭示了中国西汉初期的历史文化与社会生活,尤其是出土的上千件珍贵文物,其中,有珍贵的是医学古书,也有薄如蝉翼的丝绸制品。
从这座古墓中,能够看到古代中医药的发展历史,能够领略汉代漆器之美。尤其是那一具千年不腐的女尸辛追夫人,更让马王堆一跃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罕见的奇迹之一,无论是对于中国又或者是对于世界而言,马王堆汉墓确确实实是一座无价之宝。
出土的丝绸
当时,马王堆汉墓被发掘以后,恰逢基辛格博士前来访华,当他与周总理正式会谈开始之前,他向总理提出了一个要求,愿意用美国的月土来换取马王堆汉墓女尸周围的木炭,到底是何原因让基辛格如此痴迷于女尸周围的木炭呢?
木炭的珍贵性,还需要从这具千年不腐的女尸说起。1972年3月,马王堆1号汉墓的出土的这具女尸,拥有着完整的外形,皮肤甚至都呈现出接近正常人的淡黄色,肌肉颇具弹性,就连关节都可以自由弯曲伸展,出土之时的女尸,就如同刚刚去世一般。经过医学解剖后发现,女尸的内脏、动脉皆保存完整,完全不像已经在地底下埋藏了千年。
辛追夫人
不仅如此,女尸的棺椁以及她的这批随葬物品都保存得非常完好,甚至都未曾有过任何受潮、氧化的痕迹,漆器色则鲜明,丝织光泽如新。2000多年前的西汉初期,竟然能够在尸体的防腐、密封方面做到如此境界,令现代人感到不可思议。
因为在这座女尸出土之前,世界医学界保存皮肤的最长时间仅能够达到6个月,这个期限已经震惊了世界。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其防腐技术已经超过了当代人,这令前来访问中国的基辛格都感到不可思议。
女尸古墓构造
经过地质学家的研究和发现,女尸之所以不腐,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墓葬的地质条件非常优越。原来这座墓葬在下土之时,整座墓室、墓坑、墓道,以及封土都是由一些颜色乌黑的木炭填塞而成的,随后再用白膏泥将整座墓室封固。
经地质学家测量得知,这些总重量达到了一万多斤的木炭,就是保证女尸不腐的重要原因所在。当时,中国地质学家也快马加鞭地对木炭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通过这一些木炭来研究尸体千年不腐的奥秘,提高中国目前的防腐技术。
基辛格在得知这一消息以后,他与总理会谈之前,便提出了愿意用美国的“月土”,也就是美国登月计划完成后获得的月球之土,换取马王堆“木炭”的要求,他认为美国的月土是无价之宝,用来交换木炭绰绰有余。
基辛格访华
,周总理明白木炭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委婉地拒绝了基辛格。对于用月土交换木炭的事,也就这么不了了之了。其实发现马王堆的奇迹之后,中国科学家也对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马王堆的木炭之所以能造就了千年不腐的世界奇迹,正是因为其中含有的弯曲石墨层,正是弯曲石墨层使得把墓葬具备了极端优越的隔绝气体效应和吸水效应,从而创造了女尸千年不腐的传奇。
优质答案2
马王堆墓是为谁而建?又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上世纪七十年代马王堆墓一经出土就震惊了中国考古界,同样震惊了世界考古界。位于湖南长沙的汉代初期马王堆墓对于研究汉代初期的墓葬制度和社会礼仪提供了大量的史实资料。马王堆墓的问世,也引起了西方社会的关注和兴趣。尤其是马王堆墓中出土了一具女尸,其形象栩栩如生,时隔2000余年而不腐,可见汉代初期的中国便已经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腐技术。
马王堆墓共分三座,其中2号墓中埋葬的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1号墓中埋葬的是利苍的夫人辛追夫人。而3号墓中埋葬的是利苍的儿子。下葬时间可以确定是西汉初年。
很多人一定会对此产生许多疑问,比如说这个长沙国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我来说明一下,汉高祖刘邦在推翻暴秦之后又消灭了劲敌楚霸王项羽建立汉朝。为了缓和社会的矛盾和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对于全国范围的领土则采取了两种统治办法。其中在秦国故地继续推广郡县制,直接隶属于中央皇权,在山东六国故地则继续推广分封制,才有了长沙国。而这利苍便是长沙国丞相,并且被汉惠帝册封为轪侯。
在秦汉时期,当时的中国人十分注重墓葬的规模和礼制,尽管利苍仅仅是西汉初年长沙国的丞相,爵位为侯爵。了解考古工作的人都知道,汉代的墓葬规模十分隆重和气派。这也是为何我们常常听到考古工作者又在某地发现了汉代墓葬群。
在中国近现代以来发现了许多座汉代大墓,而位于长沙的马王堆墓不仅仅是一座2000多年前的汉代墓葬。而是创造了许多奇迹和令世人赞叹的精美文物。其中长沙马王堆墓出土了一件汉代丝帛制品。薄如蝉翼,至今我们无法复原这样的丝绸制品,原因是汉代在中国地区生活的一种小蚕已经灭绝。再无法生产出如此纤细的蚕丝。
最近考古界赞叹和世界瞩目的是,修建于汉代初年的这座马王堆墓的1号墓中出土了一具完整的女尸,这便就是辛追夫人。时隔2000余年依旧栩栩如生,使得世界各国都想要获得辛追夫人的一些衣物、头发,甚至周边的炭土来做科学实验和研究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的防腐技术。
很多人一定会说古埃及法老的尸体放了五六千年都依然不腐,那么辛追夫人的尸体存放2000年不腐又有什么神奇的呢?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我埃及法老的尸体是在埃及法老病逝之后做成干尸,然后储存于干燥的墓穴之中。说通俗一点法老的尸体不腐的秘密就仿佛如中国百姓喜欢制作的干腊肉一般。其实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
而位于马王堆墓群1号墓中的辛追夫人则不同,辛追夫人逝世之后并没有经过风干处理。而是直接下葬。并且位于长沙的马王堆墓中潮湿阴冷。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保存尸体达2000年而不腐败,则需要特殊的防腐技术。这样的技术在今天来说都是十分先进和值得研究的。毕竟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来说想要让尸体不腐败都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和成本。而且即使付出这样高昂的成本并不能够保证尸体存放几十年,更不用说存放2000年。前苏联领导人列宁的尸体只剩下一个头部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至今2000多年的汉朝初年藕片)
在中美恢复建交之后,代表美方访华的基辛格向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提出愿意用月球的月土来换取马王堆墓辛追夫人旁边的木炭时,我们的周总理委婉的拒绝了。原因很简单,尽管当时只有美国登上了月球,中国人早晚也会登上月球。我们不需要美国用月土来交换我们不可复生的马王堆墓中的木炭。今天我们也已经实现了从月球的背面登陆月球。
由此可见,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深谋远虑,一方面保护了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一方面也坚信我们中国儿女没有任何事情是不能完成的。
2016年6月,位于长沙的西汉初年马王堆墓被评为“全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