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渠县出土汉代竹木简牍
近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了一项重大发现,位于渠县城坝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带来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这片历经沧桑的土地上,专家们惊喜地发现了15枚珍贵的汉代竹木简牍。
城坝遗址坐落于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土溪镇城坝村,其历史价值不言而喻。早在2016年,城坝遗址就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十三五期间的重要大遗址名单,足以证明其在考古界的地位。
经过数年的精心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专家们对城坝遗址进行了全面的。他们清理了包括墓葬、水井、灰坑等各类遗迹余处,其中有几口水井的年龄已经超过2000岁,至今仍被当地人使用。
此次发掘最为珍贵的发现莫过于那15枚汉代竹木简牍。这些简牍上的字迹清晰,总字数近200字,明确记载着河平二年竞宁元年的年代。这批竹木简牍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法律文书、书信等文档,甚至还包括汉代的启蒙识字课本《仓颉篇》。这是四川地区继青川战国木牍、老官山汉墓扁鹊医简之后,第三次发现竹木简牍,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除此之外,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还在城坝遗址发现了宕渠文字瓦当,这一发现证实了城坝遗址正是秦汉时期文献记载的宕渠城所在地。出土的盖子、筐子、篓子等大量竹编器,充分证明了竹编工艺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渠县已经传承了2000多年。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表示,这次发掘全面揭示了一个自秦汉延续至魏晋时期的保存完好的城址。尤其是汉代竹木简牍的出土,仿佛让秦汉时期的社会风貌跃然纸上,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生动鲜活的历史画卷。
这一发现无疑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为我们揭示了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让我们期待未来更多的考古发现,为我们揭示更多关于祖先的奥秘。若想获取更多关于四川渠县出土汉代竹木简牍的信息,请关注我们的频道,一起历史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