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门投止

世界之最 2025-04-25 18:19www.188915.com世界之最大全

张俭,这位来自东汉山阳高平的名门望族子弟,以操行高洁而著称于世。他的故事起源于与权势滔天的宦官侯览的冲突。侯览不仅横行朝廷,更是称霸一方,掠夺民宅良田,兴建豪华府邸,甚至为自己修筑了规模宏大的陵墓。面对侯览的残暴行径,张俭愤而上书汉桓帝,揭露其罪行,要求严惩不贷。

由于侯览是皇帝近臣,他的权力足以压制一切反对声音。张俭的奏章尚未抵达皇帝手中,就被侯览拦截。自此,侯览对张俭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同乡朱并,因张俭的严厉惩处而心生怨恨,后来投靠了侯览。在侯览的指使下,朱并诬告张俭勾结同郡二十四人,企图图谋不轨。宦官曹节趁此机会,指手画脚地编织罪名,将张俭等人描绘成图谋造反的罪人。汉灵帝因年幼无知,居然相信了这些谎言,下令逮捕党人。

消息传来,张俭只得连夜逃亡。侯览假借皇帝之命,向各郡县发出追捕张俭的通令。面对官府的追捕,张俭不得不四处奔波,看到能避难的地方就投宿。

人们深知张俭为人正直、名声远扬,因此许多人都愿意冒风险收留他。当张俭逃到鲁郡时,他投奔了好友孔褒。尽管孔褒不在家,只有十六岁的孔融却热情地接待了张俭。张俭离开后,官府闻讯赶来,逮捕了孔家的人。孔家人争着承担责任,使得官府不知如何处置。

在大家的保护下,朝廷始终未能抓捕到张俭。直到公元184年黄巾农民大起义爆发,汉灵帝才下令解除党锢禁令,张俭结束了逃亡生活。而东汉王朝已濒临灭亡。

故事中的张俭正直无私、廉洁奉公的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拥护。在逃亡过程中,人们纷纷伸出援手保护他。这让我们看到正直的力量和民心的重要性。正如清末维新人士谭嗣同在诗中所言:“望门投止思张俭”。当权者只有秉持正义、为民才能赢得百姓的爱戴和支持。在困境中才能有人愿意伸出援手帮助自己渡过难关。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奇技网频道!

上一篇:司马迁的历史观司马迁与班固是什么关系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