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山火扑救现场
重庆的山火扑救工作近年来在专业化训练、科技赋能以及多方协同机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构建了一套高效应急处置体系,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一、专业训练,打造精英队伍
九龙坡区林场消防队与炜光应急救援队通过融合“学、练、战”一体化模式,全面提升了队伍的综合素质。他们不仅系统学习火场预判,还熟练掌握了各类装备操作,如森林消防泵和风力灭火机。在实战演练中,分工明确的多组队员如同精密的齿轮,协同作战:一组负责压制火头,二组切断火线,三组则迅速开辟隔离带,而无人机的运用则为整个救援行动提供了精准的火势定位和态势评估。
二、科技力量,赋能实战救援
重庆依托数字化技术,在应急通信和装备领域大放异彩。智能单兵装备中的智能头盔能够实时回传现场画面,碳纤维外骨骼则极大提升了负重能力。无人机的运用更是让精准火情监测成为可能,实现火源定位与火势动态追踪,为指挥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即使在极端条件下,通过卫星组网和自组网技术,也能保障前后方的通信畅通无阻。
三、联防机制显成效
2025年1月奉节青龙镇的山火扑救行动,充分展示了“专业队伍+社会力量”联防机制的威力。救援队伍快速响应,结合人工扑救与机械作业,成功控制了火势。在村民的协同巡山下,火势得以彻底清除。这样的行动依托于常态化的带装巡护与联合演练,展示了协同作战的重要性。
四、历史经验融入民间力量
回顾2022年重庆山火扑救的壮举,民间志愿者摩托车队的高效物资运输和军民协作开辟隔离带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这不仅展现了“人防+技防”结合的救援模式的威力,也凸显了群众力量的重要性。这些经验被不断融入现有的应急体系,强化了群防群控的能力。
重庆通过持续整合科技资源、深化专业训练以及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显著提升了森林火灾的综合防控与应急处置效能。这样的努力不仅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展现了全社会的团结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