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羽衣曲的作者是谁?

世界之最 2023-03-15 22:15www.188915.com世界之最大全
导读:网站小编根据网络最新关于“霓裳羽衣曲的作者是谁?”的报道资料整理发布相关细节内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霓裳羽衣曲》的作者是谁?

《霓裳羽衣曲》即《霓裳羽衣舞》,是唐代宫廷乐舞集大成之作。其曲调优美、构思精妙,在唐代宫廷中备受青睐,亦为各地藩镇所纷纷仿效,在盛唐时期乐舞中占有重要地位,当时文人纷纷作诗为文加以称颂。白居易称赞此舞的精美道“千歌万舞不可数,

就中最爱霓裳舞。”《霓裳羽衣曲》在开元、天宝年间曾盛行一时,安史之乱爆发后,一代名曲《霓裳羽衣曲》竟“寂不传矣”,而其作者是谁,也成了千古谜案。
《霓裳羽衣》现已失传,但从前人的描写中,可以窥其大概。全曲分散序(六段)、中序(十八段)和曲破(十二段)三部分,是由音乐、舞蹈、诗歌三者相结合的多段歌舞曲。散序为前奏曲,自由节奏的散板,由磬、箫、筝、笛等乐器独奏或轮奏,没有舞也没有歌。中序(又名拍序、歌头)是一个抒情婉转的慢板,中间也有由慢转快的几次变化,舞者扮成仙女模样人拍起舞,舞姿轻盈,“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曲破(舞遍)是全曲高潮阶段,以舞蹈为主,节奏急促,速度从散板到慢板再逐渐加快到急拍,结束时引一长声,袅袅而息。此舞最初是独舞,为杨贵妃(玉环)的得意之作,完美地表现出缥渺神奇的意境。杨贵妃曾说“霓裳羽衣一曲,足淹前古。”《霓裳羽衣舞》多种表演形式独舞、双人舞及数百人的大型群舞。宣宗曾组织几百宫女一起表演了大型群舞,舞者执幡节穿羽服,飘舞,好似仙鹤在空中飞翔。白居易曾在长安宫中观看了该曲演出,写有《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一诗,描绘了该曲的盛况。就艺术成就而言,《霓裳羽衣》不仅达到了唐代乐舞的高峰,也达到了上宫廷舞乐的髙峰。

《霓裳羽衣曲》优美动人,历来被赞为仙乐,带有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这首名曲的作者是谁呢?

一些人认为此曲是由天竺传人我国。《霓裳羽衣曲》就是《婆罗门曲》。据《唐会要》载,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太乐署将“婆罗门改为霓裳羽衣”。婆罗门就是天竺,婆罗门曲即为天竺舞曲。此曲是由西域、中亚诸国传入唐朝。开元八年(公元720年)时,突厥侵犯甘、凉等地,凉州都督杨敬述被突厥军所败。杨敬述向玄宗“献《霓裳羽衣曲》十二遍,凡曲终必遽,唯《霓裳羽衣曲》将毕,引声益缓”。这是一支带有异国风情的乐曲,结束时轻声拖音渐缓而终,不像一般大曲曲终戛止。喜爱音乐的玄宗得到此曲后异常兴奋,对杨敬述从轻处理,仍然命其检校凉州都督。

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位颇有作为的政治家,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音乐家。他“性英断多艺,尤知音律”,“玄宗又制新曲四十余,又新制乐谱”,创作了许多流传千古的乐谱,时人赞其“洞晓音律,由之天纵”。玄宗得到此曲后,对其稍加润色,配以歌词,是为《霓裳羽衣

曲》。

一些人认为《霓裳羽衣曲》是玄宗登三乡驿高处望女儿山有感而作。女儿山在今河南省宜阳县境。是唐玄宗东巡的览胜之地。中唐诗人刘禹锡《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儿山小臣斐然有感》云“开元天子万事足,唯惜当时光景促。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他认为是唐玄宗望女儿山的仙女庙后有感而作。宋朝乐史《杨太真外传》也承袭了这种说法。玄宗登高眺望女儿山的仙女庙,产生了灵感,回来后创作了《霓裳羽衣曲》的前半部分,杨敬述带回《婆罗门曲》后,才续成全曲,并配以歌舞。

还有些认为此曲为玄宗游月宫后而作。玄宗崇尚道教,又酷爱歌舞,他的不少乐曲都与道教神话传说有关。他在梦中游览月宫,闻仙乐而有所领悟,从而产生创作灵感也是可信的。晚唐郑蜗《津阳门诗》详细引述了这个故事玄宗在中秋月夜梦游仙界,在月宫听到无比优美的仙乐,醒来后只能记起一半,恰好西凉都督杨敬述进献《婆罗门曲》,与其声调相和,于是就根据月中所闻创作了“散序”,根据《婆罗门曲》创作成基本曲调,取名为《霓裳羽衣曲》。王建在《霓裳辞十首》题解中也对这种观点提出佐证,有一个名叫罗公远的道士曾带领玄宗游览月宫,玄宗看见数百个“素练霓裳”的仙女“舞于广庭”,在心里默默地记下曲调,回来后只能记起前半部分,揉合了杨敬述进献的《婆罗门曲》,创造了格调极美的仙境。《资治通鉴》也载“帝游月宫,见素娥数百舞于广庭,帝纪其曲,归制《霓裳羽衣曲》。”元稹《法曲》“明皇度曲多新态,宛转浸淫易沉着。赤白桃李取花名,霓裳羽衣号天落。”这也就是说此曲是由玄宗所制,玄宗并不是简单地改变曲名,而是将佛曲改为仙曲,使人有亲临仙境的感受。

一些人不同意上述观点,认为其只是神话传说,不足为凭。据北宋王灼《碧鸡漫志》载“《霓裳羽衣曲》,说者多异,予断之曰西凉创作,明皇润色,又为易美名,其他饰以神怪者,皆不足信。”他认为此曲原是西凉的曲子,明皇对其加以润色,并把名字改为《霓裳羽衣曲》。元代胡三省等人也持此说。

一些学者对这种观点进P批驳,认为《霓裳羽衣曲》中融入了《婆罗门曲》,两者有渊源关系,但并不尽相同。《婆罗门曲》经再创造构成了该乐舞大曲的后半部分,《霓裳曲》是以清商乐为主的法曲,此曲的成功之处是融入了域外音乐元素,是胡声唐化的典范。玄宗先完成了作曲、编曲工作,随后推出了舞蹈的演出形式。

无论如何,《霓裳羽衣曲》都与唐玄宗大有关系。玄宗作为一位在政治上颇有建树的封建君主,而在音乐上有此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多才多艺的音乐家唐宗

唐玄宗“性英断多艺,尤知音律”,不仅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君主,在音乐上还颇有建树。他多才多艺,在音乐及书法方面有很高的造诣,还撞长跳舞。在他16岁时,曾为祖母武则天表演唐代著名歌舞大曲《长命女》。玄宗在音乐方面的表现尤为出色,是唐代著名的音乐家。他十分重视民间音乐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吸收了其他新的因素,融合在自己的作曲创作中。据《旧唐书•卷二十八》'载“玄宗又制新曲四十余,又新制乐谱。”他的作品不仅数量可观,而且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唐南卓《羯鼓录》一书中收录了他所做的92首羯鼓曲,闻名于世的有《紫云回》、《龙池乐》、《凌波仙》、《得宝子》等,直到现在唐玄宗的许多音乐作品还回响在中外音乐舞台上。他精通乐理,擅长演奏多种乐器,技艺非凡。据史料记载,“上洞晓音律,由之天纵,凡是丝管必造其妙”。玄宗尤为擅长演奏羯鼓,并称羯鼓是“八音之领袖”,认为其他乐器都不能与其相提并论。玄宗高超的演奏技巧令人赞叹,

宰相宋璟称之为“头如青山峰,手如白雨点”。唐玄宗还喜欢吹奏笛子,甚至“座朝之际,虑忽遗忘,故怀玉笛,时以手上下寻之,

非不安也。”与此,唐玄宗还是一位杰出的音乐教育家,建立了十分全面的音乐教育机构,并有着清楚的专业分类。在他的推动下,在这一时期民间音乐、宫廷音乐、音乐理论及音乐思想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遥遥地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列。总而言之,唐玄宗对音乐发展的•贵献是巨大的,在中国音乐史与中国教育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