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国玉玺是用和氏璧做的吗
在遥远的春秋战国时代,一块被誉为“价值连城”的美玉——和氏璧,以其璀璨的光芒吸引了世人的目光。这块玉璧流传了数百年,被誉为天下至宝。
据传,和氏璧的传奇故事始于一位名叫卞和的楚人。他在楚山(今湖北南漳县)发现了一只落在青石板上凤凰,民间有言“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他便坚信山中有宝。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在山中发现了一块珍贵的玉璞。当他将这块璞玉献给楚厉王时,却被玉工误认为是石头。卞和因此被断双脚,逐出国都。
历经武王、文王两代,卞和怀揣璞玉在楚山下痛苦呐喊,以致双眼溢血。最终,文王命人剖开璞玉,发现了其中隐藏的无瑕美玉。为表彰卞和的忠诚,这块美玉被命名为“和氏之璧”,即后世传说的和氏璧。
楚王得到这块美玉后,视为至宝,舍不得雕琢。在楚威王时期,和氏璧在一次游山玩水的宴会上神秘失踪。五十余年后,赵国人缪贤在集市上偶然购得此玉。随着赵惠文王将其据为己有,秦昭王竟以十五座城池的代价欲换得此璧。最终,机智的蔺相如设计取回玉璧,将其送回赵国。
公元前228年,秦灭赵后,和氏璧最终落入秦国手中,从此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相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成为历代正统皇帝的信物。
传国玉玺的传奇故事在十六国时期继续演绎。在冉魏灭亡之际,东晋、燕、后秦等各国均自称得到真传国玉玺。这些玉玺历经多次战火与变迁,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直到明成祖朱棣伐北元时,传国玉玺再次被农民发现,献给了蒙古王爷。多尔衮征服蒙古后获得此玺。最终传国玉玺在溥仪变卖时失落,被翡翠大王铁保亨获得,却不慎在前往南京的途中坠入海中。
这块璀璨的和氏璧,以其传奇的经历和珍贵的历史价值,成为了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故事代代相传至今奇技网提醒您关注频道以获取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