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鸣乐器壮族 仡佬族敲击体鸣乐器有什么?
生活常识 2025-04-19 01:29www.188915.com生活常识
壮族与仡佬族的敲击体鸣乐器——乐器宁宁的奥秘
宁宁,又称丁丁、灵灵切、五叮、五(钅星)、板兰,是壮族和仡佬族中一种独特的敲击体鸣乐器。这种乐器的名字源于其独特的发音谐音,流传于广西的龙州、德保、隆林、田东、靖西、邕宁、武鸣等地,以及黔、桂交界的仡佬山寨。
宁宁是一种高音小锣,它的构造十分独特。主要由锣体、锣架和锣棰组成。锣体由响铜制成,形状与云锣相似,但锣面凸起,平坦无脐。其尺寸大致为:锣面直径10厘米至12厘米,锣边宽1厘米至1.2厘米,平面锣边直径则在12厘米至14厘米之间。
更令人瞩目的是,平面锣边上钻有三个等距的小孔,这些小孔用绳系于锣架的圆形铁环中。锣架是由铁条弯成的圆形,直径约20厘米,下方则连接着长约15厘米木柄。而锣棰则是木制的,棰头呈直角或钝角弯曲,长度在14厘米至16厘米之间,弯曲部分长约4厘米。
演奏宁宁时,乐者左手握着锣架的木柄,将锣举于胸前,右手则执棰敲击锣面。其音色清脆而尖亮,犹如山泉落在岩石上发出的声响,让人耳目一新。
在广西西南部的龙州壮乡,宁宁被称为丁丁,是龙州道公歌舞的重要伴奏乐器。而在德保壮族地区,人们则称其为灵灵切,是民间器乐八音中的必备乐器。仡佬族人民则称宁宁为五叮或五(钅星),在仡佬族的八仙乐队合奏中,宁宁的独特敲击方式为其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每当我们听到宁宁发出的独特音色,都能感受到壮族和仡佬族文化的深厚底蕴。更多关于宁宁的奥秘,我们需要在中逐渐发现。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奇技网,一起领略体鸣乐器的魅力吧!
上一篇:怎么查看个人征信报告(怎么查看个人征信是否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