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呆若木鸡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吗?
生活常识 2025-04-18 12:29www.188915.com生活常识
成语“呆若木鸡”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用来描述因恐惧或惊讶而发呆、发愣的人。这个成语源自庄子的《达生》篇,其典故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纪子为周宣王驯养斗鸡,经过十天的训练后,周宣王不断询问纪子训练进展。起初,纪子表示鸡还未达到最佳状态,它们虚浮傲慢、反应强烈。经过更多天的训练,周宣王再次询问时,纪子终于说这只鸡已经训练得差不多了。这只鸡在面对对手时,虽然会鸣叫,但表现得十分沉稳,如同一只木鸡,毫无反应。其他鸡看到它的沉稳样子,纷纷被吓跑了。“呆若木鸡”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因恐惧或惊讶而表现得呆滞、发愣。实际上,这个故事最初表达的是专注和沉稳带来的优势,但在后世应用中逐渐演变为贬义,用来形容人因某种情况而陷入呆滞状态。
成语的典故部分描述了纪子如何训练斗鸡的过程,以及最终如何达到一种看似木然的境界,这种境界使得其他鸡望而生畏。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形容人面对突发事件或困境时的反应。例如,“匪首侯殿坤在得知坏消息后,特别是得知老妖道被捕后,立即呆若木鸡。”这句话展示了侯殿坤得知消息后的惊恐反应。
“呆若木鸡”也与“木雕泥塑”这个成语有所关联。“木雕泥塑”形容人呆板或静止不动的样子。两者都可以用来形容人在某种情境下的呆滞反应。“呆若木鸡”这个成语通过其背后的典故和故事,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人因惊讶或恐惧而出现的呆滞状态。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困境时要保持冷静和沉稳,以应对各种挑战。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成语词典或咨询汉语言学者。
上一篇:汉武帝有一万多老婆,他怎么宠幸得过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