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撰写毕业论文结论
一、结论的核心架构
在撰写结论时,我们应遵循一个清晰的结构,确保内容条理分明。我们需要用简洁的语句复现研究路径,突出核心结论。例如:“基于XX理论框架,通过采用XX研究方法,我们发现XX现象,这一发现验证了/推翻了XX假设。”紧接着,我们可以进一步阐述我们的创新点,如方法论的创新、理论的突破和实践价值的展现。我们也要诚实地指出研究的不足,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二、实证论文结论示例
让我们以一个实证论文的结论为例:“本研究通过构建多层级回归模型,分析了12省的面板数据,结果验证了环境规制强度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当规制强度达到7.8时,这种关系达到拐点。这一发现突破了传统线性假设,并引入了制度环境调节变量作为新的研究视角。本研究未考虑国际贸易政策的外溢效应,因此在这一方面仍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建议后续研究可以采用跨国比较分析的 method来进一步这个问题。该成果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可以为绿色技术创新和环保政策制定提供实践指导。”
三、撰写结论时的注意事项
在撰写结论时,我们需要避免三大误区。结论并不等同于摘要的复读,我们需要提升论证的,确保每一句话都有充分的数据支撑。我们要避免使用主观表述,而是用数据来“说话”。我们要避免提出全新的观点,所有结论都应在正文中找到依据。我们也可以运用一些语言优化技巧,如使用更高级的动词、量化表达以及逻辑衔接词来增强结论的表达力。
四、格式建议
在格式上,我们建议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来组织结论部分。首先陈述关键结论,然后分层论证,最后升华理论或实践意义。在排版上,可以使用Latex的`\\begin{conclusion}...\\end{conclusion}`环境或者Word的“标题6”样式,以保持视觉的统一性。
论文的结论部分是对整个研究的高度概括和总结,需要严谨、准确、生动。在撰写时,我们要注意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用数据支撑观点,同时运用一些语言和格式技巧来增强结论的表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