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科学家找到了宇宙磁场的形成原理

生活常识 2025-02-11 11:28www.188915.com生活常识

随着宇宙大爆炸后的物质逐渐冷却,局部区域由于物质涨落,形成微弱的磁场。这些初生磁场在宇宙初期的混沌状态中,如同微弱的灯塔在黑暗中闪烁。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差异,这些磁场在宇宙大爆炸后的某个时刻悄然诞生。随着宇宙岁月的流逝,它们经历了一段漫长而神秘的发展旅程。

据国外媒体报道,“大爆炸”初期,宇宙是一个充满带电质子、电子、氦和锂原子核的炽热等离子体。这些粒子在运动过程中虽然可以产生磁场,但这些磁场的方向是混乱无序的,总体上相互抵消,使得宇宙原初磁场的形成一直笼罩在迷雾之中。

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Reinhard Schlickeiser可能揭开这一奥秘的面纱。Schlickeise的研究表明,在宇宙中第一批恒星诞生之前,已经存在着一种微弱至极的磁场。这些微弱的磁场最初是由于物质涨落而形成的,后来受到第一批恒星发出的星风和超新星爆炸的冲击波的压缩作用,逐渐得到增强和放大。

大约“宇宙大爆炸”发生后的38万年,炽热的等离子体开始逐渐冷却下来。在冷却的过程中,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分布不均,随机出现了许多微小的磁性区域。这些区域的磁场强度极其微弱,大约只有六千亿分之一特斯拉。这些微小的磁场对周围的气体物质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但它们却受到了来自外围气体物质的不断压缩作用。

与此一些质量巨大的恒星在爆炸过程中产生的冲击波也对周围的星际介质产生了强烈的压缩作用。这种压缩作用不仅影响了星际介质本身,也影响了介质中的初生磁场。随着不断的压缩和增强,这些初生磁场最终达到了足以推开周围等离子体的强度。这一重要的科学发现已经被发表在了著名的《物理评论快报》上,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