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凯湖松
高桥松?
别名兴凯松、兴凯红松、黑河红松
Pinus sibirica (Loud.)Mayr?
松枝PINACEAE?
防护等级Ⅲ
状态濒危物种。兴凯湖松主要分布在兴凯湖及周边地区。长期以来,由于森林砍伐,其分布范围不断缩小,高大的树木越来越小,资源枯竭。 ?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15-20米,胸径30-50厘米;下部树皮灰黑色或黑褐色,纵裂,中上部为红褐色或浅棕黄色,片状剥落; 1 年生枝浅棕色或黄棕色,有白色粉末; 2-3年生枝灰褐色,片状剥落,内皮红褐色;冬芽长椭圆形,暗红褐色,略带树脂。针叶一束2针,比较细,长4-10厘米,宽1-1.3毫米,边缘有细锯齿,两侧有气孔线,树脂通道(4-)6-9边叶鞘灰色或棕色,宿存。雄球果黄棕色,雌球果黄棕色,雌球果紫色,近顶生1-3个,具短柄。球果下垂,卵圆形或卵圆形,长3-6厘米,直径2-4厘米,成熟时淡黄褐色或黄褐色,有时略带颜色;种鳞卵状长圆形,长约2厘米,鳞盾菱形或扁菱形,隆起或微隆起,鳞脐褐色,平或微隆起,具短刺;种子近倒卵形,稍扁,长3-5毫米,浅褐色,种子翅具关节,长13-15毫米。 ?
地理分布
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南部的密山、鸡西、鸡东、木岭等县。在苏联也有分布。 ?
生态生物学特性
兴凯湖松具有抗旱、抗风、抗寒、抗土壤能力差的特点,能耐-40℃的低温。喜生于排水良好的湖岗沙地或山顶的石砾沙地。湖岗土壤pH值为7,地下水位2-6米。增长相对较快。 10年生的兴凯湖松连年高生长40-50厘米。它是一种阳性树种,在树冠密度0.3-0.4时自然再生良好,但在橡树林中再生不良。兴凯湖松常与落叶阔叶树种如蒙古栎、黄柏、白桦等混用。花期为5-6月,球果在次年9-10月成熟。 ?
保护价值
兴凯湖松是一种常绿针叶树,生长在风景秀丽的兴凯湖畔。我国仅分布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形态特征介于樟子松和樟子松之间。对研究松属的分类和分布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木材是一种建筑材料,是筑堤林的适宜树种。 ?
保护
建议在兴凯湖畔建立自然保护区。选择优良母树,建立母林,扩大繁衍。 ?
培养点
种子繁殖。播种育苗注意防治枯萎病,造林避免造林。
兴凯湖松,转载奇秘网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