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风铃木的资料
黄花风铃木的资料
基本介绍
黄花风铃草(学名Handroanthus chrysanthus (Jacq.) SOGrose)为紫花科桔梗科落叶乔木,最高可达5米。它原产于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是巴西的国花。1997年以前,中国从南美巴拉圭引进种植。
树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春天,枝叶稀疏,清明节前后开出美丽的黄花;夏天,叶子会结荚;秋天,枝叶繁茂,绿意盎然;冬天,枯萎的枝叶呈现出凄凉的美。秋冬呈现不同的独特风格。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4-5米,树皮有较深的裂纹,茎枝轻柔,纹路清晰;叶对生,纸疏锯齿状,棕榈状复叶,长柄,4-5片小叶,五叶轮生,卵状椭圆形,全缘或疏齿,全叶被褐色细毛,叶尖尖,叶面粗糙;
圆锥花序,顶生,两性,萼筒管状,不规则裂开,花冠金黄色,漏斗状,长2.5-8厘米,也像钟形,五裂,边缘有皱纹,但花上对称两面,香甜,雄蕊4个,两壮,不突出;子房两室;
果实为卵泡,长条状向下开裂,长18-25厘米,具多毛以利于种子传播,种子具翅;先花后叶,春季3-4月开花,花期短,约10-15天。
生长习性
风铃草喜高温,最佳生长温度为23-30℃,最低温度不低于5℃。我国仅适宜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栽培。华南北部冬季寒冷、多雨、潮湿,应注意冷害。最好的栽培土壤是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需要良好的排水和阳光。
品种分类
黄花风铃草,拉丁名 Tabebuia chrysantha。植物王国;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管状秩序;紫杉科;风铃; 黄花风铃草种类。
繁殖方式
风铃草在我国仅适宜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栽培。可采用播种、扦插或高压法繁殖,但以播种为主,以春秋两季为宜。最好的栽培土壤是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或沙质土壤。性爱高温,适宜分娩温度为23-30℃。
主要价值
黄花铃木的四季变化明显,春盛开、夏固、秋绿、冬枯,赋予四季色彩。春天,风铃状的黄色花簇是春天来临时的指标花;夏天发芽的花蕾全是枝条,是翼果;秋季枝叶繁茂,绿意盎然;冬天的枝叶落下,充满了沧桑。
经过3年的栽培,黄花的风铃草花用于园林、庭院等绿化。黄花风铃花美丽的花色和树形是花卉苗木观赏树种中的上品。可作为园林、庭院、公路、风景区草坪、池塘的遮荫树或行道树,适宜单独栽植或并排观赏。黄花风铃树树形优美,花色艳丽,生长快,适应性强。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
推荐阅读1、黄花风铃病虫害防治2、黄花风铃栽培技术3、黄花风铃栽培方法及注意事项
黄花风铃木的资料,转载奇秘网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