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坚个人资料简介,赵立坚个人详细资料
赵立坚个人资料简介,赵立坚个人详细资料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背景资料外交部现任新闻司副司长赵立坚是外交部第31任发言人。携手抗击疫情,一秘其间,2005。互联网上一些见不得中国好的黑暗势力,对准了每天亮相于蓝厅发布台的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维护两国公共卫生安全针对哈萨克斯坦卫生部门称部分媒体有关哈国内出现不明肺炎的报道不准确,言语里尽显凡尔赛的男人,第31任新闻发言人。做到了使馆第三秘书,担任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参赞。外交部新任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
中国的近代外交,始于1861年。
那一年,清政府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首任大臣正是鼎鼎有名的“鬼子六”恭亲王。
他面色蜡黄、骨头又软,却代表了中国的形象,难怪列强们不把“老大帝国”放在眼里。
旧中国外交形象
新中国的外交发言人制度,则始于1983年。
历年来已经有31位才俊,在这个岗位上为国发声了,其中就有钱其琛和李肇星两位外长。
而现任的外交发言人,是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赵立坚。
就像自己的名字一样,他立场坚定,言辞犀利,尤其擅长“眼神杀”。
赵立坚代表中国外交发言,直率坦诚、气象一新,受到了国民的广泛喜爱,他也成了正能量的网络红人。
他还不满49周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可谓是前途不可限量。
这么优秀的人才,究竟是怎么造就的呢?
新中国外交形象
欢迎继续阅读,敬请关注了解更多!
01
1972年11月,赵立坚出生在河北唐山。
那里是燕赵故地,自古就有一股子侠气。
他的父母尽管都是普通人,但勤劳本分、踏实肯干,也特别重视孩子的品行教育,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家风很正”。
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赵立坚从小就展露出一些特别的天分。
他三观很正,关心班级事务,还善于表达和写作。被小学老师选作代表,在每周一升国旗时带头宣誓,很好地锻炼了胆识。
当国旗冉冉升起的时候,他敬着少先队礼、听着激昂的国歌,每次都感觉到胸怀激荡。
升旗仪式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发生了很多大事,其中有两件大事和赵立坚后来密切相关。
第一件大事,发生在1971年10月。
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上,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2758号决议。
这是中国外交的一次里程碑式胜利!
不过当时,赵立坚还没有出世。
他此后的命运,和这件事情关联极大。
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
第二件大事,发生在1976年7月。
当时在唐山地区,毫无征兆地爆发了7.8级大地震。这场地震后来也被称作,二十世纪十大自然灾难之一。
唐山大地震的强度,和汶川地震差不多。
震中的位置,正好处于人口稠密区,造成了更为惨重的损失。
唐山大地震的余波,一直传到了北京,极大震惊了党。
在政府的统筹下,三十万全国各行各业的救援大军,也火速被抽调到了灾区救灾。
唐山大地震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在唐山大地震中,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救灾史上的奇迹。
救灾人员没有设备,就用双手、铁镐等最简陋的工具,从瓦砾堆里,硬是扒出了一万六千多人命。
十多万的重伤员,在一周之内,就被疏散到全国的医院里救治。
大地震后不到一周,数十万灾民的衣食、饮水得到了解决。
大地震后不到一月,灾区的水电交通得到了全面恢复。
大地震后不到一年,唐山基本完成了重建。
救援人员奔赴灾区
赵立坚很幸运,被机警的父母及时带到了街上,捡回了一条小命。
而作为一个幸存者,他也目睹了抗震救灾的一幕幕感人场景。
尽管当时还十分幼小,但他毕竟已经有了清晰的记忆。
这些特殊的经历,对塑造赵立坚的完整人格,起到了极为特殊的作用。
唐山大地震剧照
02
像大多数70后一样,赵立坚能吃苦。
在家里总是抢着干活帮忙,在学校里就拼命努力学习。
他的学习成绩,也一直很优秀,高中顺利考上了滦南一中。
这是一所创建于1949年的河北省重点学校,校训是“正、严、勤、恒”四个字。
赵立坚,不愧是滦南一中的好学生。他求学时,做到了“正派做人”,“严守纪律”、“勤奋治学”和“持之以恒”。
师长们都很看好他的前途。
一中校训
1990年,他参加了高考。
由于成绩不错,志愿就按照个人的兴趣,填报了中南大学的外语学院。
毕业后当一个外语老师,或者从事很吃香的翻译工作,是赵立坚最初的想法。
但上世纪九十年代,又发生了两件国际大事,让他和外交最终结了缘。
第一件大事,发生在1991年12月。
一个强大的苏维埃联盟,几乎在一夜间就土崩瓦解了。
这件大事不但离中国很近,而且造成的影响也很大。国内的有识之士们,都极为关注这场变局,并在报纸上展开了激烈的探讨。
赵立坚虽然还在象牙塔里,一样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不由得对变幻莫测的国际政局,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
赵立坚年轻时
第二件大事,发生在1993年7月。
当时,中国银河号货轮正驶往中东。
美国突然凭空宣称,货轮上载有化学武器原料。由此要求强行上船搜查,并威胁用国内法制裁中国。
不等中国作出反应,美国就关闭了GPS导航信号,迫使银河号在印度洋上漂流三周时间。由于缺乏补给,船员们只能钓鱼为生,食不果腹、皮肤溃烂。
中国外交部沙祖康临危受命,与美方进行了有礼有节的斗争。尽管最终完美的解决了问题,但还是一连说了十七个“窝囊”。
这件事情,在国内的电视新闻上,进行了持续跟踪报道。
爱国的青年们突然意识到,原来在全世界各个角落,中国都有国民和利益需要去保护。
赵立坚就是其中之一,毕业后就坚决报考了外交部。
在那短时期里,“窝囊”而又让人愤懑的国际事件,其实还有不少。
1996年台海危机,美国公开为李登辉站台,向台湾水域派遣了航母战斗群。
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美国悍然以地图过期为借口,向中国大使馆发射了致命的导弹。
2001年南海上空,美国一架EP-3侦察机与中国空军歼8战机相撞,造成飞行员王伟牺牲。
这些事件,无疑对成长于那个时代的年轻人,都造成了强烈的冲击。“爱国”变得不再是口号,而是一种刻画在灵魂深处的烙印。
这种灵魂的烙印,无疑也影响了赵立坚后来的外交风格。
西方媒体就曾把他的外交风格,称作是“战狼外交”。
03
其实,赵立坚真不是“战狼”。
关于这一点,向巴铁兄弟们一问便知。因为他曾在巴基斯坦,前后度过了八年的外交生涯。
1999年,赵立坚被派驻到巴基斯坦担任随员。在四年的任期内,由于表现出色被提升为三秘。
这一时期的工作,让他的外交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也进入了上级的视线。
2015年,赵立坚被派往巴基斯坦,被提升为中国大使馆参赞。
在一次采访中,他羞涩地承认,自己是大使馆的“二把手”,萌萌的样子引来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赵立坚在巴基斯坦,切实感受到了两国的浓浓情谊。
中巴建交已有69年,双方的关系经受了重重考验,却始终坚如磐石、牢不可破。
对于巴基斯坦来说,中国是全天候的盟友。
对于中国来说,巴基斯坦也是靠得住的朋友。
在中国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巴基斯坦拿出了全国医院库存的口罩,全部送到了中国。
在之前汶川地震的时候,巴基斯坦也派出了2架军用飞机,把战备库存的帐篷,全部送到了中国。为了多装一点物资,飞机还拆掉了所有的座椅,随机人员统统挤在地上。
所谓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很难,巴基斯坦不愧是真巴铁、真朋友。
当时考虑到巴基斯坦并不富裕,中国大使馆曾想用购买的方式,支付对方一定的经济汇报,却被干脆利落地拒绝了。
巴铁们说这些援助不是用钱衡量的,中国兄弟以前帮助我们的时候,跟我们要过钱么?
说得有道理,的确也是如此。
中国人自古讲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2010年巴基斯坦洪水,受灾人口达到了2000多万。
几天后,中国的第一批物资援助就到位了。随后又跟着三批援助过去,金额达到了3.2亿人民币。到第四批援助的时候,更是一次性提供了2亿美元的灾后重建款。
在巴基斯坦也遭受疫情袭击后,缓过来的中国更是提供了大量的抗疫物资。口罩、防护服、医疗设备、疫苗、专家组和资金,样样不缺、可谓是应有尽有。
赵立坚对这份情谊,也铭记于心。他曾深情地表示巴基斯坦偷走了我的心。
在2020年7月的一次发布会上,他在回答了巴基斯坦记者的访问后,又秀了一句对方的乌尔都语Chin-Pakistan dosti zindabad!“
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巴友谊万岁“。
04
对朋友,赵立坚够朋友。但对于别有用心的人,他也敢于反击。
作为70后,他经历了中国国力的飞速发展。
从2010年开始,中国的GDP就已经是全球第二。到了2021年的时候,中国的GDP将达到美国的80%,是日本的3.5倍,韩国的10倍。甚至有乐观的估计,中国的经济规模,将在五年后就赶上美国。
这让新一代的中国外交人,面对国际冲突时,更加心有底气、发挥出色。
而赵立坚,无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用自己专业的工作态度,展示了中国坚定的外交态度,也留下了很多名场面。
其中最为有名的一个例子,就是他在互联网推特上,跟美国前国务卿赖斯,发生的一场激烈论战。
在2019年的时候,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公开污蔑中国民族问题。
赵立坚就在推特上仗义执言,秉实写道华盛顿特区的白人,从来不去西南区。因为那里是黑人和拉美裔的地区。
这个推文,惹恼了美国第66任国务卿赖斯。她很快回复赵立坚,称他为可耻的人,是种族主义者,惊人的无知,会被列为美国不受欢迎的人。
赖斯
赵立坚回怼道说真话你不爱听,还标签为种族主义者,这才是无耻与恶心的行为。
也就是这一次,西方媒体领教了赵立坚强硬的外交风格,很快他们就发明了”战狼外交“这个词儿。
赵立坚只是说了实话,这能有什么错?
错的应该是那些,因为别人说真话,就给别人贴标签的人。
是非公道自在人心,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被颠倒黑白的蛊惑所欺骗的。
所以即便是在西方,也有很多人迷上了赵立坚,喜欢他坦率、幽默的外交风格。
他的推特,很快就有了十六万的粉丝,数量目前还在持续增加中。
赵立坚的推特
在美国极力打压中国华为公司时,赵立坚也找到了反击的切入点。
他幽默地发了一张照片,把华为的品牌标识,和切成碎片的苹果(美国苹果公司),联系了起来。
在推文里赵立坚写道我终于明白为什么美国这么痛恨华为了,因为它把苹果切成了碎片。
另一个令人称道的例子,就是他在新闻发布会上,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回击了关于美国制裁香港,企图干扰涉港国安立法的挑衅。
当时赵立坚只缓缓说了7个字中国不是被吓大的!
这个语言风格,实在是太生活了!听到了60后、70后、80后的心里,实在是太解气了。
最新的一个名场面,是和中国超高速航天器有关的。当时路透社记者两次追问中国试射的,真不是导弹,是航天器?
赵立坚言简意赅,只说了两个字是的。
随后,他又自信地笑了一下。这个笑容意味深长,迅速引发了网络热潮。
赵立坚,无疑是冉冉升起的一颗外交之星。
他犀利的语言、幽默的举动,无疑代表了新时代的中国外交。
毫无疑问,也代表了崛起的中国。
自信、自强,奏响了时代最强音!
喜欢本文,敬请下方点赞、评论和转发
帮助推荐本文给更多读者,为感!
月下空山听清泉,不同视角看问题
赵立坚个人资料简介,赵立坚个人详细资料,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