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轴是最后一个还是倒数第二个(压轴是倒数第二

生活常识 2023-03-08 17:13www.188915.com生活常识

压轴是一个还是倒数第二个(压轴是倒数第二个,一个叫什么)

张国荣《霸王别姬》剧照|豆瓣网

说到“大结局”,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一场精彩的表演。《大结局》真的是一部剧吗?这个名字是从哪里来的?

01

“大结局”是什么?

“大结局”原本是京剧的一个术语。在京剧成为今天的表演形式之前,一出戏通常由五场表演组成

第——期《开幕式》;第二个是——《早期轴心》;第三个是——“中轴线”;第四部——《大结局》;第五个是——“大轴”。

所以“大结局”指的是歌剧倒数第二部,而不是一部。

过去京剧的表演是白天开始,下午一两点钟锣就开始唱了。这就是“龚开戏”。

唱了一两个小时,观众可能会有点累。这时演员会抖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经典剧目,在设置舞台的吸引观众。这就是“早期轴心”。

晚上,观众饿了,准备回家吃饭。这时,剧团会进行一场话剧,暖场,称之为票房。这就是“中轴线”。

饭后表演是重头戏,要表演到半夜。当大家吃饱喝足后,剧团开始了整个演出的主体部分,精彩的节目出现在舞台上。最好的“角球”和最难的打法都会在这个时候拿出来。

,只有倒数第二部戏是——《的戏》时,剧团才会拿出最佳阵容。

这时候整部剧都唱完了,夜已经很深了,演出也快结束了。为了表示感谢,剧团通常会安排一个“大轴”(大中小轴剧一般都是武打剧,而压轴剧往往是以唱做为主的文艺剧)。在热闹的武打声中,观众逐渐散去。

02

为什么叫“大结局”?

张国荣《霸王别姬》剧照|豆瓣网

那么,为什么最好的倒数第二部剧叫《一部》?

这得从古文字的创作形式说起。

在过去,剧本通常写成底部有卷轴的长卷,类似于用来装裱中国画的卷轴。戏曲界用“轴”来形容不同表演时期的戏曲

第一场演出被戏称为“早期轴心”;中间被冠以“中轴线”;倒数第二部剧被戏称为“大结局”;一个打法接近木轴,所以叫“大轴”。

自清代以来,戏班的折子戏表演已久,著名演员最初出现在“大轴”,但往往是深夜。观众能否坚守“大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倒数第二部剧能否守住舞台,所以倒数第二部剧被称为“压轴”。

一直以来,由于各院团过于注重“压轴”表演,投入了更多优秀的演员,其影响力逐渐超越“大轴”,成为全剧最精彩的部分。

03

从“倒数第二”到“倒数第二”

京剧《玉堂春》剧照

后来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大结局”的语义逐渐从倒数第二部剧变成了最精彩的一部剧。

《中国戏曲志湖南卷》表示

“1941年以后,随着每次演出时间的缩短,剧目的减少,最精彩的剧目通常被放在后面,一部被称为大结局。”

《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解释道

“大结局,又称‘大结局’,是折子戏中的倒数第二出戏,因其压在大轴上而得名。经常被主要演员作为重磅文艺剧来表演和演唱,比如京剧的《空城计》 《群英会》 《玉堂春》等。

在不同的时期,有时候只有一部无足轻重的小戏被安排在大结局的后面,叫做“告别演出”;

有时则安排一出热闹的大武戏,称为‘大轴子’。在有些观众的心目中,压轴戏是‘压台戏’的同义语,,有时又指一出戏。”这说明该词典对“压轴戏”的延伸义表示了认可。

又如《博爱县戏曲志》说

“同台演出多种节目,一个质量高、分量重、能压住全台,不使观众中途退席的,称‘压台戏’或‘压轴戏’。”

随着京剧的不断发展,五出的演出形制逐渐被一整部完整情节的戏曲曲目所替代。但“压轴戏”这个戏曲术语却被人们保留下来,并在其他领域被广泛使用。

04

“压轴戏”的观演习俗

余叔岩,京剧表演艺术家,工生行,师承谭鑫培,以上是其表演《镇潭州》的剧照。|ikipedia

无论是清代所说的“倒数第二出戏”,还是如今所说的“一出戏”,“压轴戏”都是整个戏曲演出中最精彩、最有水平的一出。

从戏班的角度看,“压轴戏”是为了稳住观众,扩大影响。旧时达官贵人看戏,往往不等终场便自行离座,戏班通常把重点放在倒数第二出的“压轴戏”上,派出最强的演出阵容。

清末以前,京剧戏班里挂头牌的演员大多是须生(比如说,余叔岩),所以“压轴戏”多由须生担演。民国初年,著名旦角出演“压轴戏”已成定例。五四前后,戏园里的压轴戏,几乎没有一出不是让给旦角去唱的。

从演员的角度看,“压轴戏”是名角把持的阵地和培育名角的摇篮。由于戏班和演员对“压轴戏”的高度重视,许多演员正是通过演“压轴戏”的机会而成为名角的。

如在清朝末期,梅兰芳的演出逐渐受到观众的喜爱,他的演出时段也由中前场移到了后场。1913年,19岁的梅兰芳到上海演出,著名须生王凤卿极力向戏园老板推荐由梅兰芳演“压轴戏”,自此他才名声大震。

梅兰芳|百度百科

从观众的角度看,人们普遍认为“前后三轴,压轴精彩”。清代达官贵人到戏园看戏,往往在“中轴”开始前才来,“压轴”结束后即离去。

戏班重视“压轴戏”的本意是留住观众、压住台面,却培养出观众的“压轴戏比大轴戏还好看”的审美定势。

梅兰芳《穆桂英挂帅》剧照|梅兰芳纪念馆

这种审美定势一旦形成,又反过来促使戏班更加重视“压轴戏”。,“压轴戏”就逐渐变成最精彩、最重要的一出戏了。

参考文献

[1] 斗南主编《国学知识全知道》,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年

[2] 宋希芝《戏曲行业民俗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

[3] 孙宜学主编《中华文化问答录》,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年

[4] 上海艺术研究所编《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

[5] 戴申《压轴戏》,《中国京剧》,2003年第10期

《好奇号》是一本全领域少儿通识杂志,每期杂志包括四大板块,覆盖科技、自然、历史、文化、文学五个领域。《好奇号》也是中国最受欢迎的少儿通识杂志之一。

压轴是一个还是倒数第二个(压轴是倒数第二个,一个叫什么),转载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