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纽约的时差,纽约和北京时差对照表
北京和纽约的时差,纽约和北京的时差对照表,飞机、轮船、高铁等交通工具的出现,大大缩短了地区之间的时间。
你相信只需要一个小时就可以横渡太平洋,然后穿越北美,到达东海岸的纽约吗?
事实上,这个目标已经有希望实现了。应该怎么做?
今年2月20日,国外某研究机构称,中国已经拥有了时速7000英里的高超音速飞行器。
从北京飞到纽约只需要一个小时,一万公里的距离。
要知道,现在北京到纽约的航班一般需要13个小时左右,最快也不过12个小时。
如果真的能只用一个小时,这个突破的意义可想而知。
根据他们的描述,高超音速飞行器主要采用亚轨道飞行模式。
所谓亚轨道飞行,除了速度很快之外,和普通的飞行方式没什么区别。
据了解,目前民用飞机的最大飞行高度是10公里,而亚轨道的最大飞行高度是100公里。
就是因为超高空区空气稀薄,阻力很小,所以飞行速度快。
但根据目前国际上对亚轨道飞行技术的分析,没有一个国家的飞行技术能达到起飞100公里的水平。
甚至国际上已经达成共识,这项技术的准备期至少要15年才能应用。
那么为什么国外机构说中国已经有这项技术了呢?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的高超音速飞行器和亚轨道飞行技术确实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但由于该类技术意义重大,国内尚未公开披露具体进展。
所以国外机构往往会解读中国披露的一些信息。
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目前国内还没有实力普及亚轨道飞行技术,但未来有可能缩短这项技术的研发时间。
今年1月13日,中科院研究所所长杨一强对亚轨道飞行技术做了解读。
这位专家的实力非同一般。
他是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首任总指挥,飞行技术知识在国内数一数二。
杨一强表示,中国目前的航空飞行技术已经取得进步,预计2025年可以实现亚轨道飞行。
相比国际上15年的申请期,中国有望在3年后率先取得突破。
值得庆祝的是,2021年8月,我国已采用亚轨道飞行技术,将7名飞行员送上100公里高空。
今年,中国将找到合适的机会发射亚轨道飞行器。
一旦发射成功,以后商业普及就没有压力了。
换句话说,如果今年的技术突破成功,意味着中国离从北京飞到纽约只需一小时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也许你想象不到这种技术能带来的优势。
除了大大节省运送旅客的时间成本,更重要的是,亚轨道飞行模式扩大了中国与世界之间的飞行运输规模。
过去,一架飞机需要飞行12个小时,只能运送一名乘客。
一旦能够掌握亚轨道飞行技术,一架飞机可以在12小时内运送多达6名乘客。
如果一次飞行能获得10万元的飞行利润,那么12个小时就能获得60万元的利润,效率不是一般的高。
,虽然亚轨道飞行的优势突出,但它的劣势也非常明显。
根据之前国际上的测算,要想在100公里的高空飞行,飞机的一系列部件和生产材料都要在更高的水平上进行改进。
这导致相关飞机设备的维护成本越来越高。
根据英国的估计,每飞行12000小时,就需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维修。
在此期间,需要10个月的时间对发动机、机翼和航电系统进行测试。
预计一次修复费用为1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300万元。
如此庞大的维修规模和高昂的维修成本,没有充足的航班订单,恐怕任何一家航空公司都承受不起。
,未来要实现亚轨道飞行技术的普及,要考虑的是如何节约飞行成本。
目前虽然国内经济水平较高,但要实现跨国和大陆航班订单的提升还是有些困难。
而城际和省际飞行,如果采用亚轨道飞行技术,就大材小用了。
,该技术是否应该推广,商业化后如何节约成本,国内航天技术团队应该认真考虑。
纽约时差对照表北京和纽约的时差,纽约和北京时差对照表,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