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用量禁忌(生附子功效和
奇秘网小编现在给大家详细介绍关于“生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用量禁忌”的核心内容以及“生附子功效和作用”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帮到您。
生附子、黑顺片、白附片、盐附子、淡附片功效上有什么不同。它们只是泡制方法不同,功效都一样,只是生附子没经过泡制,有大毒,其它几种如白、黑、淡、盐几种附片都是加工和泡制后的附子,经过精心泡制后的附子,降低了附子的毒性,提高了强心、镇痛、抗炎的作用。
温热药附子的功效有哪些?附子味辛甘,性热,有毒,属温热药。有回阳救逆,逐寒燥湿,温助肾阳的作用。其性走而不守,能内达、能外彻,能升能降,凡凝寒痼冷(“痼冷”指寒气久伏于身体某一经络、脏腑,形成局部的寒证,经久不愈。多见于脾胃虚弱,内有寒饮或寒湿久痹的患者),痹结于脏腑,筋骨、经络、血脉者,皆能开、通、温、散,凡阳气将脱,四肢厥逆冰冷,凉汗淋漓或绝汗如油者,皆可回阳救逆,立挽危亡。 1、回阳救逆由心肾阳虚欲绝或大吐,大下,大汗后导致的阳虚欲脱而出现脉微欲绝、四肢厥逆、手足冰冷等虚寒险证,可急用附子(三至五钱)回阳逐寒,鼓舞身体阳气,增强机体生命活动力。常配合干姜(三钱),炙草(二钱)(名四逆汤)或人参(三至五钱,甚至一两)(名参附汤)等同用以回阳救逆。一般因内寒所致者用四逆汤,因气血两虚所致者用参附汤,兼有大汗淋漓者,可再加麦冬、五味子各三钱。 2、逐寒燥湿因风寒湿三邪侵入身体而致气血凝滞,闭塞而出现关节,肌肉疼痛,筋骨麻木、沉重,膝肘屈伸不利,阴天下雨则疼痛加重等症,可用附子逐寒燥湿。常配合羌活,独活、威灵仙,桑寄生、秦艽,赤芍、炙山甲、松节、苍术,当归等同用。睥受寒侵而见腹痛,腹泻,大便沼稀,手足发凉,腹部不暖等症,可用附子逐寒燥湿。常与干姜,白术、党参、茯苓、炙甘草等同用。 3、温助肾阳;肾阳虚衰可表现为生殖机舵低下,男子则阳萎,女子则宫寒不孕。附子能补肾助阳,增强生殖机能。常配合鹿角胶、熟地,肉桂、菟丝子,枸杞子,当归,巴戟天、生艾叶、阳起石,茯苓等同用。 肉桂助肾阳,暖下焦,能引上浮之火下归于肾(引火归元)。附子回阳气,通行十二经,能追复散失欲绝的元阳(肾阳)。 白附子是另一品种,白色,形似附于(体较小),故名自附子。性偏上行,能祛风燥痰,偏用于头面风痰之疾,如吊线风(颜面神经麻痹口眼歪斜)等。川附子回阳逐寒,并能助肾阳。白附于无助肾阳的作用。 附子因加工方法不同,可分炮制子,淡附片,黑(乌)附片,白附片等名目。治疗作用大致相同。若细分起来,炮附子最常用,药力足,效果快,淡附片药力较和缓,黑附片与炮附子药效差不多,白附片药力稍小于以上几种。 另有川乌,与附于是同一植物,性味功用均相近,现在药房中已不分开。前人经验认为温肾助阳用附子,通痹祛风用川乌。 附子配人参、山萸,治汗脱亡阳,配熟地,当归,能助生血之力,配肉桂,能补助肾阳,配桂枝,白芍。黄芪皮,治阳虚自汗。 用量一般五分至三钱。凡非虚寒证、寒湿证者忌用,热厥入咽即毙,孕妇忌服。一般不可与半夏、瓜蒌、贝母,白芨,白蔹同用。
附子的作用,毒性,以及解毒方式【性味归经】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功能主治】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萎,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阴疽疮疡。其实附子功效、主治甚广,这样的概括远不能反映全貌。【用法用量】 3~15g 。【注意】孕妇禁用。不宜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白蔹、白及同用。【备注】(1)本品因炮制或煎法不当,或用量过大,容易引起中毒。中毒症状口腔灼热,发麻(从指头开始渐达全身),流涎,恶心,可能呕吐,疲倦,呼吸困难,瞳孔散大,脉搏不规则(弱而缓),皮肤冷而粘,面色发白,可能突然死亡。解救方法1~2%鞣酸洗胃,酌情给予催吐剂;服活性炭(混于水中服下);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对症治疗;及时使用尼可刹米等兴奋剂;注意保温;必要时给氧或进行人工呼吸;心跳缓慢而弱时可皮下注射阿托品。重要附子的解毒方法萝卜捣汁一大碗,入黄连甘草各五钱,犀角二钱,煎药至八分饮之,其毒即解蜂蜜亦可解附子毒,急性中毒不适用炙甘草、莱菔煎汤,解附子毒特效
生附子可以长期吃吗,还是只能吃两三次?不能 。少为良药 多为毒药 何况附子本身就是有毒药材 生附子因未治过药力更猛 不可长用。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生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用量禁忌和生附子功效和作用的全部内容,是由龙言百科知识网奇秘网小编认真整理编辑的,如果对您有帮助请收藏转发...感谢支持!
生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用量禁忌(生附子功效和作用),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