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120延误救治大学生 卫健委调查
2022年5月17日,河南大学大三学生彭某君(化名)在宿舍突发身体不适,连续两次拨打生命垂危的急救电话。首次通话长达八分钟,然而接线员并未及时启动救援程序;两小时后室友无奈再次拨打,救护车才如梦初醒般抵达现场。彭某君因脑出血昏迷,历经十四天的抢救仍不幸离世。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急救响应流程的质疑和关注。
在公众密切关注下,事件进展的调查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郑州市卫健委迅速成立专项调查组,对这次“急救延误事件”展开全面调查,并郑重承诺将公布调查结果。郑州市纪委监委也同步介入监督调查过程,对涉事的相关责任人员启动问责程序。这是正义的伸张,也是对生命的尊重。
调查细节逐渐浮出水面。调度员张真颖在首次接听求救电话后,长达47分钟内回拨了多达11次却未获回应,然而她并未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去核实患者的位置和状况。室友无奈拨通的第二次求救电话后,救护车终于在12:25抵达学校,而此时距离首次求救已经过去了近两个小时。这段漫长的时间,对于一个生命垂危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场漫长的等待和煎熬。
家属通过警方获取了彭某君与急救中心的通话录音。录音中,彭某君的声音显得意识模糊、言语断续,显然处于极度的危险之中。然而接线员似乎并未有效地识别出这一紧急情况,这无疑让人痛心且愤怒。
处理结果公布,涉事人员受到严厉问责。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调度员张真颖被开除,调度班长代文欣、医务科负责人等四人分别受到党内严重警告、政务撤职等处分。这是对他们失职行为的惩罚,也是对生命的尊重。郑州市卫健委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要求全市急救系统优化调度流程、加强人员培训、完善紧急情况响应机制等,以确保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注:以上事件时间线及调查结论均基于官方通报的实际情况。每一个生命的逝去都值得我们深思和警醒,希望这次事件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改进,让急救体系更加完善,为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