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c是什么(消防poc是什么)
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各种应用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共享单车、网购、外卖等功能的出现,极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这些便利的背后,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如乱停乱放、占用公共资源等。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国家正在进行大力整治,推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其中,智能商品管理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智能商品管理虽然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是它的前景备受瞩目。许多软件公司都在积极推广智能商品管理系统,客户对此却并不买账。这背后的原因在于,智能商品管理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虽然大家都认识到它是未来的必然趋势,但成功的案例并不多。每个客户公司都有其特殊情况,客户担心宣传得再好的智能商品系统在实际场景中是否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是否能真正解决他们的问题。
为了解决客户的这些担忧,概念验证(PoC,Proof of Concept)显得尤为重要。PoC不仅可以帮助客户避免购买华而不实的产品和服务,还可以帮助软件公司避免在不匹配的客户上浪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以一家服装公司为例,由于缺少PoC环节,虽然系统按照老板和商品总监的要求上线了,但实际商品专员却无法按照系统运算结果进行操作。最终,系统成为摆设,双方都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PoC是一个既费时又费力的工作。对于智能商品系统而言,要想得到正确的运算结果,需要收集销售、库存等原始数据,对店铺、货品进行标签化,比较不同店铺不同品类货品的售罄率、动销率等。完成PoC后,这个场景实际上已经可以上线交付使用。PoC不能盲目开始,在开始之前,双方需要充分沟通,了解客户的基础情况和阶段性目标。
对于软件公司而言,要清楚客户的真实需求是什么,产品和服务是否能解决客户的核心问题。要明确PoC负责人是否有决策权。对于客户而言,要清楚自己的真实诉求,项目能为公司带来多大的价值,是否愿意为解决的价值点付费以及是否有足够的预算。
客户上智能商品系统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购买系统本身的功能,而是为了解决核心商品管理问题。在PoC过程中,应着重向客户展示产品解决核心问题的过程。根据过往项目经验,按客户指定的最难或工作量最大的真实场景进行PoC效果最好。通过客户真实操作的场景提供数据来验证系统运算结果的合理性、可接受性以及效果是否比人工执行更好。
智能商品管理是一个持续优化的过程,双方在PoC之前一定要确定验收标准。在客户提出两到三轮需求补充的情况下(智能商品管理客户很难一次性把需求说清楚),如果能验证系统算法的合理性,客户就应该进行购买。如果没有完成既定的PoC目标,双方应该视情况优化解决方案或放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