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美尔文字(苏美尔文字呈楔形的主要原因)
探索苏美尔文字的奥秘
苏美尔,一个古老的名字,如同神秘的符号,在历史的尘埃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他们的文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见证了苏美尔人创造的辉煌文明。
这些文字的诞生与苏美尔人的祖先——古埃及人息息相关。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建立了苏美尔帝国,他们的统治范围覆盖了现今的伊拉克、叙利亚、巴勒斯坦、约旦、黎巴嫩和以色列等地区。
苏美尔文字,是一种独特的楔形文字。这种文字的发明,离不开苏美尔人使用的书写材料——芦苇和粘土。他们以削尖的芦苇杆在粘土泥板上压写字符,这些压出的笔划呈楔形,因而得名。常用的苏美尔文字约有600多个,主要包括表义符和表音符,还有定义符和尾音符。这些符号组合起来,可以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
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开始使用这种楔形文字。这种文字在两千年间一直是美索不达米亚唯一的文字体系。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它甚至成为西亚大部分地区通用的商业交往媒介。每一块泥版都是历史的见证者,记录了商业交易、行政记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情感。
苏美尔文字最初是图画文字,后来逐渐发展成表意文字。一个或几个符号可以组合起来,表示新的含义。例如,“口”可以表示动作“说”,而“眼”和“水”的符号则可以表示“哭”。随着文字的推广和普及,苏美尔人甚至用一个符号来表示一个声音。这些文字不仅仅是符号,更是历史的烙印,记录了苏美尔人的智慧和文化。
尽管专家也很难完全理解早期的苏美尔文字,因为它们经常不包含现代人所熟知的语法结构。但这些文字仍然是探索古代文明的宝贵钥匙。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源头——亚美尼亚高原,见证了苏美尔文明的诞生和发展。为了长久保存这些珍贵的文字,人们会把泥版晾干后烧制。这些烧制的泥版文书既不怕虫蛀,也不会腐烂,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但它们的重量也是一大挑战,每块泥版重达约1000克,要翻阅它们需要费一番力气。至今为止,发掘出的泥版文书已有数百万块,其中最大的长达2.7米,宽1.95米,堪称巨著。
探索苏美尔文字的奥秘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旅程。这些文字不仅仅是历史的印记,更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它们记录了古代人类的智慧和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过去、理解现在和展望未来的宝贵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