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楼盘违规情况如何 监管需重视
一、楼盘违规行为的常见面貌
近年来,楼市违规现象屡见不鲜,其背后的手法多种多样。部分楼盘存在未批先建的问题,如石家庄的乐城国际贸易城,未取得合法用地手续即擅自开工,这不仅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而且为后续的房屋销售、售后返租承诺等问题埋下隐患。
除了未批先建,无证销售也成为一些楼盘的违规行为之一。这些楼盘在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通过认购、排号、发放VIP卡等方式变相收取预付款,或者违规设立销售场所进行宣传,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损害购房者的合法权益。更有一些开发商利用虚假承诺和隐瞒风险的方式吸引投资,如“售后返租”等模式,长期不兑现承诺,导致购房者面临资金风险。
二、监管措施与成效分析
针对上述违规行为,石家庄市采取了一系列监管措施。规范预售许可和销售行为,明确要求未取得预售证的项目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销售和宣传。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违规销售场所一律查封,严格限制未取得预售证的项目进行宣传和销售活动。
建立网格化监管机制,对未取得预售证的项目及中介违规行为进行重点监控。通过拉网式排查、顶格处罚、资质降级等措施,强化监管的威慑力,并对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曝光,以警示市场。加强信用管理,对违规企业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增加抽查频次,约谈企业负责人并记入信用档案。房管局还通过张贴通告、媒体曝光等方式提醒公众防范购房风险。
三、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监管强化方向
尽管监管政策密集出台,但部分项目仍存在违规行为。如乐城国际贸易城在2025年仍被发现存在未批先建等问题,这表明部分措施的落实不到位或存在监管盲区。未来需要加强政策执行的刚性,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还需要进一步整合住建、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职能,强化对违规资金流向、虚假宣传等问题的联合查处。完善公众举报和维权通道,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监督,形成社会共治格局。
石家庄市在楼市监管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需继续努力,加强监管,确保楼市的健康发展,切实保障购房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