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为什么会变得很残暴

社会奇闻 2023-03-15 18:13www.188915.com奇闻趣事
論秦始皇功過之三
我們也不能否認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漸漸成為一個暴君、昏君的歷史事實。
我們看欺騙秦始皇的術士怎麼評論秦始皇,侯生盧生相與謀日「始皇為人,天性剛戾自用,起諸侯,并天下意得欲從,以為自古莫及己。專任獄吏,獄吏得親幸。博土雖七十人,特備員弗用。氶相諸大臣皆受成事,倚辦於上。上樂以刑殺為威,天下畏罪持祿,莫敢盡忠。上不聞過驕,下懾伏謾欺以取容。秦法,不得兼方不驗,輒死。然候星氣者至三百人,皆良士,畏忌諛不敢端言其過。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於上,上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貪於權勢至如此,末可為求藥。」
一個帝王「剛戾自用」、「專任獄史」「以刑殺為威」、「事無大小取決於上」,「日夜不得休息」皇帝的病根本是醫不好的。這些人對秦始皇的評論可謂十分公允,甚至可稱之為史筆不為過也!
對於一個昏庸、嗜殺的帝王,是不是坑殺了儒生,根本不是能替他翻案的理由,即使沒有坑儒,焚燒諸子百家,破壞了中國自古重視教育,政府興辨公立學校,鼓勵私人講學的傳統,讓秦國百姓以吏為師,讓秦國百姓變成只知耕戰的機器。僅此一端對中國文化傷害之大無與倫比。
其實在秦統一六國之前荀子已經看出秦國問題所在。荀子強國篇曰「應侯(即范雎)問孫卿子曰入秦何見?孫卿子曰⋯其百姓樸,其聲樂不流污,⋯入其國,觀其士大夫,出於其門入於公門,出於其門歸於其家,無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黨,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觀其朝廷,其朝閒,聼決百事不留,恬然無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勝,非幸也,數也,⋯雖然則縣之以王者功名,則倜倜然不及遠矣!是何也?則其殆無儒邪!故曰粹而王,駁而霸,無一焉而亡。此亦秦之所短也。
無儒者什麼意思?我們可以解釋成沒有讀書人或是批評秦國沒有文化。荀子認為純粹用仁義治天下可以做天下君王的楷模,用義、利兼顧的手段治理國家可以成為諸侯的霸主,假如兩者俱無,這個國家遲早要滅亡的。
荀子的預言真準,秦統一天下二世而亡。幸而秦朝二世而亡,假如秦朝再延續個三、五十年,秦始皇對中國文化的傷害會更大。
秦始皇的文教政策及身而絕,漢朝政府恢復重文教的傳統,由地方政府薦舉人才,演變到後來的科舉制度,並影響到整個亞洲。科舉制度是中國成為一個文化大國的重要因素。
秦始皇的功業我們誰也不能否認,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成為一個標準的昏庸、殘暴的君王,誰也無法否認;同樣的秦始皇對中國教育文化的傷害誰也無法否認。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