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机会又看了一遍《泰坦尼克号》虽然这只是一部电影,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它不仅仅是一个虚拟的故事,更是对很多人的爱情启蒙。
它构造了一个波澜壮阔的爱情梦,用遗憾封存了这段美好的爱情,把它变成了永恒,闪耀在全世界亿万观众的回忆里。作为最经典的爱情故事之一,它受到了所有征婚者的崇拜。
它是前工业时代最辉煌的爱情童话,但它不仅仅是传统故事中关于堕落公主、恶毒王子和忠诚骑士的真实童话。其中所反映的现实主义倾向,是使这个爱情故事更加真实感人,引起巨大共鸣的现实基础。
感动了几代人的爱情,泰坦尼克号,一场灾难,终于沉睡在大西洋海底。
爱情是真的,故事也是真的,只有在这一切真实的事情面前,我们才会深刻的思考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不公,以及所谓的上流资本家为了利益而逐渐失去人性。作为资本家之一,卡尔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但在看似光鲜的外表下,内心其实是无尽的空虚。这也意味着,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不应该用权力和金钱来衡量。
我们不必为影片的结局感到遗憾,我相信杰克和罗斯也不会感到遗憾,因为他们在一起的那短短的几天里,一起说话,一起走路,一起跳舞,一起经历生死,他们做了一辈子所有值得记住的事情。
或许我们应该从中体会到,当你和喜欢的人在一起的时候,要牢牢抓住他的手,毫不吝惜地和他分享你的快乐,一起体验世界上新奇的事物,这样即使以后分开了,也可以带着美好的回忆无怨无悔地生活下去。
一泰坦尼克号船长为什么不逃生
当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时候,人们没有跑向冰山,原因就在于,冰山实际上根本上不去。
泰坦尼克号,排水量46328吨,在1912年4月10日开始了自己的处女航,但确实一次航行,当时船上总共有2224人,从英国的南安普顿出发,驶往纽约。
我们大多数人对泰坦尼克号的印象,应该来自于1997年上映的《泰坦尼克号》电影,当年我还只是一名初中生,对于剧情不是很感冒,当年的莱昂纳多却迷倒了无数的少女,我身边的很多女孩都称她们的男友为“杰克”,自称为“露丝”。
好了废话不多说了,在4月14日晚上23:40分左右,泰坦尼克号撞上了冰山,冰山在船体的侧边划开了口子,导致6个水密隔仓进了水,船上当时有16个水密隔仓,当时一边是8个水密隔仓,因为都在一边,所以就导致了船体无法阻止地下沉了(其实少1个都还有救)。
整个过程经历了2小时40分,也是一场人间惨剧了。
当时的救援措施就只能是一边向周边的船只求救,一边组织人们套上救生艇。事发时泰坦尼克号上乘客约有1317人,共498人幸存;男性船员约有885人,共192人幸存;女性船员23人,共20人幸存。其中救生艇带走了约700人。
而死亡的1514人当中,绝大多数都不是溺水而死,而是冻死的,包括了《泰坦尼克号》的主角“杰克”。
那么回到我们的话题,为什么不上冰山?
这是一张爬冰山的图片,从中可以看出除了专门的训练外,还需要特殊的工具才行。当时船上的现场很乱,如果组织人们爬冰山只会制造更大的混乱,本来能逃出700人,结果恐怕是更多的人会死在这里。
有句话叫做冰山一角,我们看到浮在水面上的冰山只是冰山很小的一部分,当时的冰山来说,比我上面那幅图中的冰山更为陡峭,要攀爬恐怕专业爬山的都很难做到,更何况是普通民众了。
泰坦尼克号遇难时感人的一幕
其实,船舶将沉没的时候船长没有逃亡,而是与船共存,静待死亡,坚守岗位。泰坦尼克号设计师汤马斯安德鲁斯在船即将沉没之际,独自在船舱看着一幅画,不久与自己的杰作共同葬身海底。阿斯特四世是当时世界上最有钱的人之一,他在把自己怀孕的妻子送上救生艇后,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了一名妇女,自己则跟着船一起葬身海底。
死亡的乘客有很多贵族、高官、有钱人,他们都有机会上救生艇,都把位置让给了妇女儿童,在他们看来,责任比生命更为重要,能够坦然面对死神,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荣誉感是贵族精神的真正体现。
换在某种情况的精神很多时候也确实让人感动了。
二泰坦尼克号船长为什么不跑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撞上冰山,主要这几个原因。
第一,船长的疏忽。
当时已经有情报说,航道上可能有冰山。
船长爱德华·约翰·史密斯作为几十年经验的老船长,应该知道夜晚看到冰山比较困难,降低船只的速度。
但因为船主想要表现出船只的高速,要求船只不要减速。
船主不懂航海,提出这种说法情有可原。
但船长就不应该随便从命,这是严重的失职。
最终,船长非常内疚,选择和船一起沉没。
第二,船的观察人员失职。
夜晚观察难度大,但至少应该配备诸如望远镜之内的东西。
但观察哨上的双筒望远镜被二副锁在了柜子里,只能利用双眼就看。
在夜晚,双眼不可能看到较远距离。
最终看到冰山时,船只距离冰山只有300多米,短短37秒后就撞上了。船只根本躲避不及。
第三,现场指挥也有错误。
泰坦尼克号很大,正面撞击冰山不见得会沉没,完全可以迎头开上去。
而船只发现危险后,错误的选择转舵和倒车减速。
结果冰山从容撞破了船侧面的5个水密舱。船只最大承受极限为4个水密舱,最终沉没。
其实冰山的威力并不足以造成这么严重的损失。
后来发现,由于为了降低成本,泰坦尼克号的施工有很多偷工减料的地方,采用的钢材也相当劣质,所以才会装成这样。
船只的设计师也没有脸面逃走,死在船上。
其实当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配备足够的救生船。
因为卡帕西亚号邮轮,距离现场只有80海里,三到四个小时就可以赶到。
泰坦尼克号沉没还用了2个多小时。
正常来说,如果有了足够的救生船,体弱者在冷冰的海面上也是可以支持一二个小时的。
遗憾的是,所有救生艇仅能供1178人使用,而船上总人数达2224人。
因为组织不力,很多救生船都是空了大半的,只上去了651人,确认死亡超过1500人。
为什么呢?因为海水过于寒冷,即便有救生衣可以漂浮,这个人又身强体壮也坚持不了1个小时以上。
所以,绝大部分人不是被淹死,也是被冻死。杰克就是被冻死的,而萝丝因趴在木板上体温降低较慢,坚持到救援赶到。
不过无聊的外国网友做过实验,证明电影中萝丝的那块木板 完全可以容纳杰克和萝丝两人一起漂浮,杰克根本没有必要下水。
所以,杰克这小子是冤死的。
三泰坦尼克号船长活下来了吗
真有 电影也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 泰坦尼克号 是当时造出的最大最豪华 好像也是数一数二快的豪华邮轮 但上面有很多设施 可以承载游客 只有少数上流社会的人有机会 jack 是作为下等仓游客上船的 有些地方本来是不能入内的
四泰坦尼克号船长现状
著名的“泰坦尼克”号游轮的遇难者再现更令人震惊1912年4月15日,世界最大的豪华游轮“泰但尼克”号在首航北美的途中,困触撞流动冰山而不幸沉没,造成了1500多人死亡的大悲剧。80多年过去了。美国的《太阳报》于1993年3月8日上旬报道了“泰坦尼克”号船长史密斯再现的秘闻,接着英、美各报对此奇特超自然现象作了更为具体的报道,成为“时空隧道”的热门话题。
1991年8月9日,欧洲一个科学海洋考查船在冰岛西南387公里处,发现一座冰山上坐着一位60多岁的男子,他穿着本世纪初的船长制服,静静地吸着烟斗,双目眺望着大海。但谁会想到,他就是80年前沉没在大西洋中的“泰坦尼克”号船长史密斯!
史密斯船长被救上这艘科学考查船,立即被送往奥斯陆。在医院里,经著名的精神病心理学家喻兰特博士认真检查后,认为他生理和心理一切正常。科学考察船的负责人、著名海洋学家艾德兰博士和病理学家哈兰特博士在1991年8月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向欧洲新闻界宣布经英国海事机构的指纹和照片验证和航海记录表明,救起的这位老人确确实实是史密斯船长,他现在有140多岁了。据海洋学家艾德兰博士说,在营救史密斯船长时,他拒绝援救、并称应与“泰坦尼克”号共存亡。这是一位船长应该做的。确实,在“泰坦尼克”号沉没时,史密斯船长在指挥营救,拒绝登上救生船并和“泰坦尼克”号一起沉没在大洋之中。史密斯船长一直认为“泰坦尼克”沉没是发生在昨天。此事如何解释呢?欧美的有关海事机构认为,史密斯船长是属于“穿越时光再现”的失踪人。
其实泰 沉海船长要负重要义务因为他的批示掉误才导致泰撞到海底暗礁最终激发了这场悲剧
什么什么情况。。。反正一直都杯具。早些年还出过撞船事故
其实“泰”沉海,船长要负重要责任,由于他的指挥失误,才导致泰撞到海底暗礁,最终引发了这场悲剧
五泰坦尼克号史密斯船长
1912年4月14日夜间,泰坦尼克号在首航中与冰山发生碰撞,最终沉入大西洋海底,船上1500多人葬身大海。
这艘被寄予厚望的船只,最终在冰山折翼,甚至于泰塔尼克号遇难时所发出的求救信号直到第二天早上才被其他船只所接收到。
后来,人们对泰坦尼克号诸多缅怀,诸多研究,而其唯一幸存副船长,写下回忆录,详述不为人知的沉船细节。
泰坦尼克号的出现
大航海时代的出现使得“航运”应运而生,彼时的英国由于势力强盛,位列列强之首,航运则更是发达。
1836年,经英国议会研究决定将官方航运转到私营公司手中,并且以给予高额补贴的方式促进其发展。
彼时的白星公司,并没有赶上成立航运公司的热潮,而是远在十年之后,借着“淘金热”狠赚一笔之后才算正式打开了规模。
1908年,伊斯梅提出建造空前规模的巨轮,在速度与豪华程度上远远超过其他轮船,并且将其打造为大西洋航线霸主。
与其他公司新船下水之前名字保密的做法不同,白星公司在开工之后很快就公布了三艘船的名字,“泰坦尼克号”就是其中之一。
设计过程之中,伊斯梅提供了许多的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许多不可控的潜在危险。
譬如为了能够使泰坦尼克号的顶层甲板更为宽敞,泰塔尼克号的救生艇数量从48减为16;为了使的泰坦尼克号的头等舱更为奢华,降低了船身中段的隔水板高度。
“泰坦尼克号”的设计可谓是空前豪华,除速度之外,奢华与精致体现在“泰坦尼克号”的每个角落。
1912年4月10号,有着“永不沉没”之名的泰坦尼克号,在南安普敦港的海洋码头,在与送行者一一分别之后,启程驶往纽约。
所见所闻,历历在目,永难忘怀
泰坦尼克号的灾难发生的时候,时年38岁的查尔斯·莱特勒是这艘船上的二副。
可,他成为了在冰冷海水中侥幸生还的泰坦尼克号最高职位者。
而被救之后,莱特勒写下了十七页纸张的回忆录,将自己所经历的这场可怕灾难详细记录,让后人能够了解当时灾难发生的详细过程。
猛烈的撞击,船身颤抖,莱特勒匆匆从船舱中飞奔而出,过道里,甲板上到处都拥挤着被这剧烈的撞击所震惊的人们。
推开拥挤的人群,莱特勒看到绿色的海水正奔腾着涌进船舱的裂缝,四周尽是一片惊慌失措的叫喊声,人们仿佛已经预料到什么,却不敢承认。
一片混乱之中,莱特勒接到了大副给自己的指令“打开船上的火器箱。”
完成指令之后,莱特勒站在一边等待着下一道指令,大副从箱中取出一把左轮手枪,郑重的放在了莱特勒的手上,看着他的眼睛,说道,“拿着,也许你需要它。”
莱特勒急忙点头应承,船上的情形越来越差,将手枪随意的塞进口袋之中,跑到甲板之上的听到了船长新的指令——“妇女和孩子们先走”。
莱特勒走到一位女乘客的身边,“你能随我一起到那只救生艇上去吗?”
这个女人抬头看着莱特勒,摇了摇头,“不,我想还是呆在船上好。”
女人的回答刚刚落地,她的丈夫便立即焦急地问道,“你为什么不愿意上救生艇呢?”
女人含情脉脉的看着自己的丈夫,微笑着,“不,我还是陪着你。”
说完,二人紧紧相拥,莱特勒眼看无法劝动,便不再多做言语,深深地看了他们一眼,转身前去安置别的乘客了。
人性的对比,在生死存亡的时刻最为明显,当一支支的求救信号弹升上天空,原本不以为意的众人也都预料到了危险。
而原本那些胆小怯懦的男人为了活命,甚至变着法子的溜上救生艇,企图蒙混过关,获得“重生”。
黑暗中,有人瞥到这群胆小的男人,高声喊道,“看,这艘艇上藏着几名男人!”
被这声音惊动,几名男人惊慌的四处乱看。
莱特勒拿着未装子弹的左轮手枪跳到救生艇上,指着几名男人,大声呵斥,命令他们离开,在左轮手枪的威逼,与周边人谴责的目光之下,狼狈的爬上甲板,等待的安排。
看着几名男人从救生艇上离开,莱特勒转头对着甲板方向,高声喊道,“女人和孩子们过来。”
声音喊哑了,却没有几个妇女愿意与自己的亲人分离,他们彼此紧紧的拥抱着,哭泣着,似乎在做着死亡的告别,又似乎在一起等待命运的判决。
莱特勒还在焦急的催促着,突然一个巨大的烟囱倒塌下来,重重的砸向水面,并掀起巨大的波浪,莱特勒和救生艇瞬间被掀到了30码外的海水里。
“啊!”救生艇上,甲板上发出巨大的惊恐声,与此,所有的灯光突然熄灭,船身与海面形成垂直的状态。
莱特勒费力爬上救生艇后,听到船身内部发出可怕的隆隆声,肉眼可见锅炉脱离了基座,一路下坠,穿破船身,来不及反应,莱特勒抓紧按照船长的要求组织疏散。
在所有的救生艇都走了以后,“泰坦尼克号”的喧闹瞬间就远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怪的宁静。
大家都静静地站在甲板上,船身也越来越倾斜,莱特勒看了一眼“泰坦尼克号”,转身毫不犹豫地跃入冰冷的海水之中,已经做好了必死的准备,等到浮上来的时候,莱特勒无疑被命运眷顾了,他停靠在一搜已经被掀翻的救生艇旁边。
莱特勒获救了,也选择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详细描述下来。
而船上其余高级职员,全都选择了坚守自己的岗位,最终身归大海。
沉没真相,得以披露
很久以后,查尔斯·莱特勒的孙女路易丝·帕顿在她的书中披露了‘泰坦尼克号’被刻意掩埋近百年的沉没真相。
查尔斯·莱特勒
当时航海业从帆船时代转到蒸汽船时代,这也就导致出现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掌舵系统和掌舵指令。
在古老的“船柄指令”中,‘右满舵’意味着左转,而“方向舵指令”中,这个命令意味着右转。
而这则口令两个完全相反的意思,直接造成了泰坦尼克号的悲剧。
当年,大副威廉·默多克发现了两英里之外的冰山,他马上下达了“右满舵”的指令(向右转弯,避开冰山之意),可舵手操作的时候因情况紧急,混乱之下错误理解了大副下达的指令,使得泰坦尼克号左转了。
这样的距离加上错误的操作方向,导致了泰坦尼克号最终撞上了冰山。
而事故发生当时,莱特勒并不在岗。
他之所以能知道,是因为包括他在内的四个高级船员开了一次紧急会议,这场会议上,莱特勒了解了所有的前因后果。
并且,莱特勒还知道了一桩令人惊愕的事实——事故发生后,白星船运公司主席布鲁斯·伊斯梅竟然秘密说服了史密斯船长继续在大西洋上航行,时间长达10分钟。
这一做法导致海水通过损坏的船壳更快的涌进船舱之中,本就千疮百孔的“泰塔尼克号”根本就承受不起这样的颠簸,如此更是大大的加快了邮轮下沉的速度。
查尔斯·莱特勒的孙女路易丝·帕顿在《像黄金一样美好》中透露“泰坦尼克号”沉没真相的表示如果不是这位伊斯梅的自作主张,或许,泰坦尼克号能够在海面上漂浮,然后等来救援。
布鲁斯·伊斯梅
而这位先生为何这么残忍?根据他的身份,不难知道,作为当时白星船运最看重的泰坦尼克号如果爆出这样的事故消息,他的直接利益包括公司名誉都会受到损害。
莱特勒获救之后,因沉船原因先后接受英国和美国官方调查小组的调查,有关舵手希契斯听错命令转错舵,以及撞山之后继续要求前行的老板的指令尽数被莱特勒掩埋。
“泰坦尼克号”沉没之后,后人大多将责任归结于冰山,船员没有及时发现,或者轮船航速太快等,直到真相的披露,才使众人大跌眼镜。
关于祖父的做法,帕顿解释道,莱特勒刻意掩埋真相,是因为他担心万一真相曝光,会令他的老板白星航运公司破产,从而使他在该公司的同事们全部失业。
后来,莱特勒参加二战并成为了一名战斗英雄,他的家人们为了维护莱特勒的名声,对这段真相始终守口如瓶,直到多年以后借孙女帕顿之口公告众人。
面对死亡,选择何其重要
世界第二首富斯特劳斯,美国“梅西百货公司”创始人,在灾难发生的时候,遵循着船长制定的“妇孺优先”的原则,斯特劳斯极力的让自己的妻子罗莎上救生艇,可是不管他怎么做,罗莎始终都是拒绝的。
罗莎脱下自己的毛皮大衣交给自己的佣人,“多少年来,你去哪我去哪,我现在去你去的地方”,随后看向佣人“我用不到它了。”
八号救生艇员看僵持不下,对67岁的斯特劳斯建议道,“我保证不会有人反对像您这样的老先生上小艇。”
斯特劳斯
斯特劳斯摇了摇头,看了眼自己的妻子,坚定地说道,“我绝不会在别的男人之前上救生艇。”
罗莎点点头,并将自己的座位让给了女佣,任由斯特劳斯挽着手臂,蹒跚的走到甲板的藤椅上坐下。
二人的双手紧紧相牵,静静地看着逃亡的人们,罗莎将头枕在斯特劳斯的肩膀上,等待着的时刻。
生死关头,所有选择都是人之本性,面对死亡,不是所有人都能平静以对,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如“英雄”一般将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虽然,莱特勒隐瞒了有关“泰坦尼克号”沉没的真相,他确确实实是与“泰坦尼克号”到一刻的。
白星公司的“落幕”
撞上冰山的那一刻,“泰坦尼克号”的辉煌已然不再,比起与轮船共存亡的职员们,作为白星公司的主席伊斯梅成功获救。
到达纽约之后,伊斯梅受到美国政府的传唤,接受各方的调查,由于沉船真实原因的隐瞒,使得伊斯梅并未受到任何的法律上的制裁。
相比较法律,人民的宣判往往是最为致命的,“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使得伊斯梅名声尽毁,事业尽毁。
一片骂声中,伊斯梅也无法再保持淡然,他躲到了爱尔兰的别墅之中,企图能够逃避世人的批判。
后来伊斯梅得了糖尿病之后,右腿被截去,这对伊斯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病痛的折磨,沉船的歉疚始终围绕着伊斯梅,走向死亡。
而莱特勒尽心保护的白星公司则元气大伤,一步步走向消亡。
生死的一刻,所有的温情,所有人性的好与坏都终将显露出来,也或许就是见到了这样的景象,才让莱特勒始终记忆深刻。
整整17页的回忆录,描写了甲板上的人们的悲欢别离,描写了不为人知的感人回忆,夫妻之间,家人之间,真到生死之关,谁又能割舍的了?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导致了1523人丧生,只有711人幸运获救,及其强烈的数字对比,显示出生命的不易。
作为“泰坦尼克号”唯一幸存的副船长,隐瞒真相是为保护自己的同事们,回忆录中的那些感人的故事也让世人潸然泪下。
时过境迁,对对错错已经无法用言语来评判,“泰坦尼克号”的故事也始终不会随着时间消逝,或许这一代的人会老去,影片和文字却不会。
莱特勒迫于无奈隐瞒“泰坦尼克号”沉没的真相,往后余生这件事也始终成为他的一个心结,真相永远不会被掩埋,即使百年时光,还是以帕顿之口来的更具信服度。
参考文献
《泰坦尼克号二副公开沉船的事实》2017年;
《“泰坦尼克号”沉没真相》2014年
《“泰坦尼克号”老板的幕后结局》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