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刑具梨花(古代男性最害怕的刑具)
图1和图2 是“钉桶”,顾名思义,把受害者密封进去,在集市滚动或者推下山坡,又或者大海里颠簸撞击岩石。
图3 是“吊笼”,一般是悬挂在街头集市或者城门口,受害者关进去风吹日晒,食水不进,全身发臭烂掉,化成腐水,骨头脱落,吊笼才会被取下来。试想一下那个年代时不时城口就会挂上一下囚犯,味道也够呛了,残忍至极。
图4 是“开花梨” 估计大家也能猜到是怎么用的了,后面类似起重器扩充原理,转动尾端,梨花张开,对受刑者来说生不如死,如果放在嘴巴,牙齿会崩裂,下巴会脱臼。
一古代刑具纪录片
磔刑有凌迟的意思,但在秦朝还不是。秦朝的磔刑是分裂尸体后砍头,悬首张尸示众。
“磔”字本来不是用于人的。古代在祭祀的时候,杀牲以祭神,就是把祭的牲肢解。肢解牺牲,就叫“磔”。后来变成一种对人的最为惨烈的酷刑,就是分尸,也解释作车裂,又解释作寸磔。
《清代六部成语词典》解释“磔罪凌迟”大意说凌迟之刑,始于五代。正式刑名,见于辽代。行刑方法,各代不同。
简单点磔刑就是五马分尸 剐刑就是千刀万剐 明朝袁承焕受过剐刑
二欧洲古代刑具
其实,不光是中国古代的酷刑残忍,即便是古代的西方,酷刑也同样残忍。我国古代有水滴刑、炮烙、凌迟、腰斩、点天灯等酷刑,而西方古代也同样有浴桶刑、脖颈刑、棺材刑、肢刑架、轮刑等酷刑。
而古代酷刑之所以要如此崇尚”残忍和血腥“,其目的就是为了对被统治阶级起到足够大的震慑重用。要知道,古代社会可是等级森严的社会,统治者可不会给你讲什么平等自由。,为了维护统治秩序,维护统治阶级的特权,历朝历代统治者,都会将残忍的酷刑加入到律法之中,以此来惩治那些想要僭越之人。,哪怕是唐太宗李世民这样的明君,也同样使用酷刑来惩治僭越之人。
而且,随着历史上的发展,刑具也在不断进步,种类也不断丰富,酷刑之残忍系数更是不断上升。尤其是,明清两代,统治者所用酷刑之残忍程度,更是让人发指。比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一无所有的贫僧到至高无上的皇帝,实现阶级跨越的他,更是充分继承了前元统治者的残忍。所以,朱元璋的立法指导思想是 “重典治国”,强调充分发挥刑罚的威慑力。
,在《大明律》中就收录了诸多酷刑,当中最著名的便有凌迟。,由于明朝自身独有的厂卫制度,尤其是东厂那些身体有缺陷的太监头目,更是个个阴险毒辣,也催生出许多酷刑恶法来残害自己的政敌。实际上,我们耳熟能详的满清十大酷刑,很大程度上都是对前明酷刑的继承和发扬,而并非都是满清统治者所独创的。
那么,古代的酷刑究竟有多残忍?举个简单的例子凌迟。这项酷刑大家都并不陌生,凌迟行刑的全过程和细节,大家又知多少呢?
小编来告诉你,凌迟整个行刑过程下来需要持续3天,需要割上3357刀!
在《明史》中曾有这么一段较为明确的描述,那就是对大宦官刘瑾被处以凌迟时的描述
“例该3357刀,先10刀一歇一喝。头一天先剐357刀,如大指甲片,在胸膛起开刀,一共剐了3天。”
凌迟的全过程,需要连续割足3天,而且还需要整整割3300多刀,其惨烈程度,光是想象都感到痛!,如此残酷的刑法,自然也并非一般人所能”享受“得到的。一般都是被判谋逆、犯上作乱、或是“口语狂悖”等大逆不道之罪的重犯,才会用到凌迟。除了上面提及的明代大宦官刘瑾外,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晚清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等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也都是被统治者凌迟处死的。
(图片
本文
三古代刑具铜牛
东西方的统治者从来都不交流酷刑的心得体会,可是他们却神奇般的在酷刑这方面发挥了天才的想象力。
中国古代有蒸刑,而西方也有一种类似蒸刑的酷刑,那就是“铜牛刑”,只不过这个把“蒸”变成了烤而已。
“铜牛刑”顾名思义,一定与金属铜有关系。铜是一种传导热的金属制品,而这个“铜牛刑”就是把刑具用铜制作成牛的形象,然后把犯人放置于铜牛之中。
在放入犯人后,就在铜牛外部用火炙烤,经受不住此刑罚的人,就一直嚎叫,这个声音又通过一个特殊的音管,穿到外面,人的声音就变成了牛的哞叫声。
始作俑者把自己装入了刑具有句话叫做“因果循环”,说天道轮回这些事,有些人是不服气的,非要与天理伦常做斗争,却被现实的鞭子抽打得体无完肤。
而这个铜牛刑的始作俑者也把自己送上了绝路,这个刑罚出自古希腊,是一个工匠为了讨好国王而创造的酷刑。
之所以说,东西方在酷刑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就是在这些刑罚的残酷之上建立起来的,而且这些残酷的刑罚后面,有一个更加变态的创造者。
在武则天时候有两个有名的酷吏,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他们利用诬陷、控告和惨无人道的刑法,杀害了许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因为他们的残酷,也遭受到了别人的仇恨,于是有人写密信给武则天,说此二人造反,武则天大怒,责令来俊臣严查此事。来俊臣是了解周兴的,知道他也是善于制造酷刑的人,就问他用什么刑罚让人招供最好,周兴阴笑着说“你找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你想想,还有什么犯人不招供呢?”
于是来俊臣就用这个方法逼迫周兴认罪的,这就是后来的“请君入瓮”。
请君入瓮
而这个制作“铜牛刑”的工匠把这个变态刑具交给暴君费拉利斯时,绘声绘色的讲述起这个刑罚的“好处”,此时费拉利斯正在享受美好的时光,他认为说得再好,都不如有人亲自做实验的强,于是就命令手下人,把工匠扔进了自己亲手制作的酷刑工具之中。
不知道这位工匠死时有不有后悔,他永远不会想到,自己是第一个“祭旗”的人。当工匠在哀嚎声中离开人世时,费拉利斯非常满意。
费拉利斯也死于“铜牛刑”费拉利斯也死于这个刑罚,这真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这个铜牛刑最残酷的地方是空间有限,当外部温度升高之时,内部被关起来的犯人,根本没有任何空间去躲避,而是任由火的炙烤,直到自己身上传来焦糊的味道。
费拉利斯是1500多年前生活在希腊西西里岛的一位暴君,他生性残忍,对反叛者格外残酷。
他还有一个特殊的癖好,就是喜欢吃着零食,喝着美酒,看反叛者死在自己的面前,他喜欢看他们扭曲的表情,以及痛苦的叫声,这个统治者的冷血可见一斑。
当费拉利斯处死了工匠后,他觉得这个刑罚实在很对自己的胃口,于是经常用这个刑罚惩罚反叛者,他甚至在听到哞叫声时兴奋不已。
费拉利斯彻底的爱上了用这个工具去惩罚那些不听话的人,他把铜牛拉到宴会中,如果有人让他不舒服了,就直接把人绑起来扔进铜牛去,然后继续歌舞升平。
如果不听话的人被烧死了,他就命令下属放一些香料,此时整个宴会弥漫着一种诡异的氛围。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一句话,“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句话同样适合送给这位暴君。很快,人们受不了这位暴君的残酷了,大家“揭竿而起”,攻入皇宫,把费拉利斯给抓了起来,把他也扔进了“铜牛”里,费拉利斯做梦也不会想到,有一天他也会被关进这逼仄的空间里。
在大家的愤怒中,费拉利斯也被烤得“外焦里嫩”,人们把奄奄一息的暴君和铜牛一起扔进了茫茫大海,费拉利斯随同这个“铜牛刑”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东西方统治者在酷刑方面都有绝妙的idea,在惩罚反叛者这件事情上,他们都是极尽所能。而他们又忽略了一个事实,越是严酷的镇压,越会激发起人们的反抗精神,而费拉利斯就是被自己的残酷给送上了黄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