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宋八大家之曾巩的故事说
曾巩的故事及其传奇人生
奇技网网摘,关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的故事图说资料发布。
曾巩,一个深受人民爱戴的知州。
公元1071年,曾巩调任齐州知州。他深知责任重大,齐鲁之地民风强悍,治理非易。他决心重拳出击,打击豪强,为民除害。其中,周姓富户之子周高横行乡里,民愤极大。曾巩迅速将其法办,深得民心。他还铲除了“霸王社”的土豪团伙,开创了“保伍”之法,使齐州治安明显好转,风气为之一清。
曾巩的功绩不仅在于治安方面。他推行王安石的新法,刺激农业生产;修建齐州北水门,解决水患;疏浚大明湖,使其成为济南的著名景点。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巨大贡献,曾在千佛山建曾公祠,大明湖畔建南丰祠。
曾巩的家世背景也颇为深厚。他出生在一个世代学者的家庭,受长辈影响,从小便耳濡目染。他天资聪慧,记忆力强,十二岁时已能写六论,文辞有气势。二十岁名声远播。他曾跟随父亲来到京城,与王安石结为好友,并向欧阳修推荐了王安石。他与诸多文人都有书信来往,投献文章,议论时政。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关心民生。他根据王安石的新法宗旨,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实施,致力于冤狱、维护治安。朝廷曾召见他,采纳他的建议,留任京城。他的史学造诣深厚,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
曾巩还有一段与读书岩的传奇故事。在江西南丰县境内,有一个天然的岩洞,传为曾巩读书之地。曾巩在家一边耕种,一边在此研读经典。后来他与弟弟们都在这个岩洞中研习,这个岩洞被称为“读书岩”。公元1. 057年,曾巩及两位弟弟考中进士,声名远播。如今读书岩中还有风雨亭,“墨池”等遗迹。
总的来说这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不仅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著称于世而且以其勤政爱民、廉洁奉公的精神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纪念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流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