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开学第一课观后感800字
在晨曦的洗礼下,五星红旗缓缓升起,这一幕让我想起了《开学第一课》中那位百岁老人深情的国旗之旅。他那双曾在战火中磨砺、如今在和平时代略显颤抖的双手,在触摸国旗的刹那变得充满温度与坚定。仿佛这双手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引领我们走进一个关于信仰与传承的殿堂。
回忆中的白公馆囚室里,郭德贤奶奶用破旧的碎布缝制五星红旗的场景,如同寒夜中的一抹暖阳,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那些被镣铐磨破的手指,在黑夜中一针一线绣出对黎明的渴望。虽然他们未曾亲眼见过真正的国旗式样,但心中的信仰让他们用想象勾勒出崭新的共和国轮廓。这面特殊的五星红旗,虽无金线勾勒的璀璨,却在最黑暗的时刻散发出最耀眼的光芒。它如同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虽经岁月的侵蚀,却依旧明艳如初,展现出真正的色彩,永不惧怕时间的洗礼。
在珠峰北坡的皑皑白雪中,耄耋之年的夏伯渝老人讲述着“中国梯”的传奇故事。1975年,中国登山队在绝壁上的壮举,不仅托举起人类征服自然的勇气,更铸就了一种永不言弃的精神坐标。镜头扫过8848米峰顶的五星红旗时,我恍然大悟:真正的攀登者并非仅仅征服高山,而是将生命化作向上的阶梯。就如同古人用想象丈量苍穹的三星堆青铜神树上的登天羽人,今人则以脚步丈量信仰。
嫦娥传回的月背影像里,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环形山中独树一帜。航天人用二十年的光阴精心打造出那0.5克的织物,让中国红在遥远的星河中绽放。这抹跨越星河的红,犹如良渚玉琮上穿越五千年的神徽,使人们在仰望星空时仍能触摸到先祖对宇宙的敬畏与。此刻,科技与传统完美融合,编织成文明的DNA双螺旋。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我深刻理解到:五星红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更是一部由华夏儿女的热血写就的文明史诗。从甲骨文中的火种跃动到青铜鼎上的云雷流转,从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叮当到太空舱外的浩渺星河,这份永不褪色的红始终在华夏儿女血脉中奔涌。站在新时代的门槛上,我们既是这部史诗的续写者,也是文明长河中的掌舵人。当少年的掌心触摸到这抹红色时,他们已然接过了文明的火炬,肩负着照亮更广阔星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