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呱节目如何反映百姓心声
拉呱新风尚:基层治理与民声传情的创新路径
你是否曾想过,那些传统的议事会议可以通过一种更为亲切、贴近日常生活的方式来进行?如今的“拉呱”形式,正是这样一股清新之风,将议事地点从严肃的会议室移至楼院、凉亭、居民家中,为居民们营造了一个轻松的氛围,让心声在轻松的环境中自由流淌。
桓台的“小板凳拉呱”活动,堪称这一模式的典范。居民们坐在小板凳上,围绕养老、环境、治安等民生话题畅所欲言。这种非正式的场景设置,不仅让居民们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诉求,而且更容易形成共鸣和共识。而阳谷县民政局则采用“邻里拉呱”的方式,用亲切的语言,将政策信息传递给群众,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这不仅仅是一场场简单的交流活动,“拉呱”更是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它以百姓生活为舞台,以民生议题为话题,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案例,展现了百姓的喜怒哀乐和诉求。山东电视台的《拉呱》栏目,通过讲述百姓身边的故事,不仅展现了生活的细节,还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引导公众关注社会问题。
更令人欣喜的是,“拉呱”活动并非单向传达,而是双向互动。居民在表达诉求的也能参与到社区共建共治中来。桓台社区通过协商讨论,推动问题解决,实现了居民与基层治理的良性互动。而阳谷县则通过宣讲与关爱活动,在传递政策信息的也关注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需求。
《拉呱》节目还发挥了新闻媒体监督的作用。对于悬而未决的民生问题,节目会进行曝光,促使相关部门介入处理。这不仅强化了公民批评建议权的实现渠道,还提高了基层治理的透明度和效率。
“拉呱”节目以其创新的形式、接地气的内容、政民互动的方式以及媒体监督的力量,多维度地反映并回应了百姓的心声,成为基层治理与民生服务的重要载体。它不仅仅是一档电视节目,更是一种民情民意的传递方式,一种拉近与群众距离的新尝试。在这个拉呱的过程中,百姓的声音被听见,基层治理的成效也更加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