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最忌讳这个字,谁写就要杀谁,是什么字
在洪武年间,浙江府学的读书人林元亮因写的一篇《谢增俸表》惹来了杀身之祸。其中,只因文章中的一句“作则垂宪”,竟让朱元璋动了怒,导致林元亮人头落地。
许多人可能会疑惑,这“作则垂宪”不是说一个人的行为需要遵循法则吗?为何会惹来如此大祸?其实,问题并非出在词句本身,而是其中的“则”字。像林元亮这样,因使用“则”字而被朱元璋处死的文人不在少数。
赵伯宁的《万寿表》因“垂子孙而作则”被杀,林伯璟的《贺冬表》因“仪则天下”被杀,蒋质的《正旦贺表》因“建中作则”被杀……这些悲剧都源于那个看似普通的“则”字。
历史记载中,这些事件并非空穴来风。赵翼的《廿二史札记·明初文字之祸》和王世贞的《朝野异闻录》都有详细记载。那么,朱元璋为何对使用“则”字的文人如此深恶痛绝呢?
原因令人匪夷所思。在南方,“则”字的发音与“贼”字非常接近。而朱元璋曾经的身份是和尚、叫花子、盗贼。在他看来,写这个“则”字无疑是在暗指他以往的身份是贼。这种忌讳使得朱元璋对手使用“则”字的文人毫不留情。
听起来这个理由似乎太过荒谬,但朱元璋确实就是这样做的。在他看来,一个“则”字都是在讽刺他,揭露他的过去。作为皇帝,朱元璋自然会感到心虚,不愿意别人揭他的短。
在这种背景下,朱元璋手下的大臣可就惨了。皇帝忌讳的字很多,比如“僧”、“秃”、“贼”等字及其谐音字都不能用。但大臣们还要上奏折,于是只能尽量避免使用这些敏感字。很多时候,即使事情没有说清楚也只能如此。毕竟,先保住脑袋再说其他。
朱元璋因一个字而,展现了他内心的自卑和对过去的鄙夷。这也是文化专制的病根所在。他的这种“咬文嚼字”,为后世的帝王实行文化专制开了个恶头。在当时的文化环境下,文人失去了言论自由,文化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民俗文化
- 朱元璋最忌讳这个字,谁写就要杀谁,是什么字
- 古代富人被抄家为何妻妾最倒霉-竟因为这个
- 杨广弑父是真的吗 杨广的皇位到底是怎么来的
- 遭受裸刑的三位女性 个个国色天香
- 孝惠章皇后是什么来头?她为何能成为顺治帝的
- 我国古代妓女到老后都有哪些出路?
- 袁术哪里有实力称帝?他靠的是什么
- 我们的民族英雄,为何被日本人尊为民族英雄
- 李白一生中唯一没有搞定的女人是谁
- 乡村女子西施是怎样被培养成一个美女间谍的
- 中国第一情色间谍貂蝉不为人知的四种身份
- 赵光义一箭射死美貌的花蕊夫人,背后啥原因?
- 末代明朝政府曾迫使大英帝国赔款道歉
- 晋妃为什么会一生不受宠?获得晋封只因长寿
- 兵败夷陵后的刘备,为何会驻守在白帝城里去世
- 乾隆皇帝号称十全老人 和康熙晚年怠政有什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