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姐潜伏川大期间资料公开 成绩优良
在1944年,江竹筠(又名江志炜)这位勇敢的女性踏入了国立四川大学的大门,进入了植物病虫害系。为了纪念首个烈士纪念日,四川大学近日公开了关于江竹筠等八位烈士在校期间的珍贵史料照片。这些资料不仅记录了他们的学习生涯,更展现了他们的革命精神和坚定信仰。
这份珍贵的入学登记表,记录了江竹筠进入川大的那一刻。她的字迹略显潦草,但那份坚毅与果敢却跃然纸上。江姐以“江志炜”的身份进入川大,实际上她那时已经24岁,但为了潜伏的需要,她在登记表上填写了22岁的年龄。
江姐进入川大并非通过常规考试,而是根据组织的安排。川东特委决定她不转组织关系,她在川大的主要任务是隐蔽。进校后,她立刻给“妈妈”(党组织的代称)写信,表达了自己的决心:“我要按妈妈的要求,读好书,取得优良的成绩。”这份信念不仅体现在她的学业上,更体现在她坚定的革命决心和行动中。
在四川大学的日子里,江姐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要完成党交给的任务,还要做一个优秀的学生。她的举止言行,甚至日常起居都符合一般学生的常规。尽管她中学未毕业,且因战争课程有所缺失,但她的学习成绩依然优秀,与同学相处融洽。
1946年,随着组织上的调整,江姐离开了四川大学,回到了重庆。她与革命伴侣彭咏梧共同承担起恢复和清理重庆及川东党组织的工作。尽管离开了学校,但江姐的学业和精神一直在继续,她为革命付出的努力与奉献,是她真正的“优良成绩”。
同时公布的还有杨闇公烈士的报告、毛英才烈士的成绩单及毕业生名册、杨达烈士的成绩单及课程表、杨伯恺烈士翻译的古希腊哲学原著等珍贵史料照片。这些资料不仅是对江姐等烈士的缅怀,更是对那个时代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弘扬。这些史料照片的存在,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英雄们的奋斗与牺牲,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