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戏《身骑白马》:故事情感与经典传承的深入体验
跨越时空的悲欢离合,一曲《身骑白马》诠释忠贞与等待
《身骑白马》这首歌曲,其创作灵感源于歌仔戏经典剧目《薛平贵与王宝钏》的感人故事。歌曲以“身骑白马走三关”的唱段为核心,展现了忠贞不渝、等待与命运交织的深刻悲剧色彩。它的情感张力既体现了传统戏曲中的家国大义与儿女情长的碰撞,也借助现代音乐语言跨越时空,传递出深广的共鸣。
徐佳莹的演唱版本中,她将歌仔戏唱腔与流行音乐完美融合。副歌部分的高亢闽南语唱词,既保留了戏曲的叙事性,又以现代编曲赋予歌曲新的生命力。这种“颠覆与延续”的创新手法,使《身骑白马》成为兼具文化厚度和流行传播力的代表作。
而在张淇的沉浸式演出中,他以芗剧(歌仔戏)为基础,巧妙地融入了木偶戏、土楼建筑影像、舞蹈等多种元素。通过场景转换,如土楼圆形剧场的呈现,以及角色间的深情互动,观众仿佛被带入到了薛平贵与王宝钏的故事中,亲身体验传统艺术的当代魅力。
歌仔戏作为福建漳州与台湾共有的剧种,在两岸文化交流中扮演着纽带的角色。《身骑白马》的演绎过程中,芗剧演员与台湾助演者的合作,凸显了戏曲艺术在联结乡情、传递文化认同中的独特价值。节目中布袋木偶戏、提线木偶戏等非遗技艺的展示,与流行音乐形成独特的对话,唤醒观众对传统技艺的认知,也吸引年轻观众的关注。
《身骑白马》的现代演绎不仅保留了原故事中“敢爱敢恨”的倔强内核,而且通过音乐与舞台的丰富层次,让听众感受到个体命运与时代洪流的交织。这种情感共鸣是经典文化在当代得以延续的核心动力。无论是徐佳莹的细腻叙事还是张淇的戏剧化唱腔,都让观众在感受音乐之美的领略到传统戏曲的魅力。
《身骑白马》的多次演绎是对歌仔戏艺术的传承与发扬。它借助多元艺术形式激活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展现出艺术创作者对故事情感的挖掘和对非遗传承路径的持续。这首歌曲不仅让人感受到忠贞与等待的深刻情感,也让人领略到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