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九霄环佩古琴
故宫博物院的珍藏之宝——“九霄环佩”琴,堪称唐代制琴工艺的巅峰之作,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走近它,仿佛能触摸到千年前的宫廷雅韵。
一、形制与工艺细节展现古典之美
这张“九霄环佩”琴,以伏羲式古琴的形制呈现于世,整体造型古朴浑厚。琴面以梧桐木为材,琴底则选用杉木,通体髹以紫漆,呈现出古朴典雅的气质。琴身表面,可见细密的小蛇腹断纹,这是岁月留下的痕迹,见证了它的历史沧桑。鹿角灰胎覆盖于葛布底之上,工艺精湛,显示出古代制琴工艺的卓越水平。
二、装饰与铭文彰显历史底蕴
琴背龙池的上方,阴刻篆书“九霄环佩”四字,这是唐代的原刻,字迹古朴庄重。池旁刻有多位名人的题字,如黄庭坚的“超迹苍霄,逍遥太极”,以及苏轼的题诗“霭霭春风细,琅琅环珮音”,这些铭文和题字,使得这张古琴更加具有历史韵味。除此之外,龙池下方还有篆书“包含”大印,这是唐代雷氏制琴家族的标识,显示了这张琴的家族背景。
三、历史与修复记录呈现传奇经历
据考证,这张“九霄环佩”琴制作于唐肃宗至德年间,腹款“至德丙申”表明其为中唐初期的作品。琴身曾经历历史的剥落和伤裂,但经过朱漆的修补,现已完好如初。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这张琴,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的见证,向我们诉说着古人的智慧和匠心。
四、文化价值彰显唐代琴韵
“九霄环佩”琴作为唐代宫廷琴的代表,其音质苍古雄浑,被历代文人推崇。它不仅是乐器,更是礼器的象征,兼具双重属性。在全球现存的四张“九霄环佩”琴中,故宫所藏的这张琴是唯一一个具有唐代宫廷制式与名家题刻的传世品,是研究唐琴工艺和文人雅趣的重要实物。
“九霄环佩”琴是一件集历史、艺术、文化于一体的珍贵文物。它见证了古代宫廷的繁荣与衰落,也见证了文人的雅趣与情怀。如今,这张琴以文物的形式珍藏于故宫博物院,虽然不再用于现代演奏,但它的故事和韵味将永远被传承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