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东吴的四位威远将军,分别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 2025-04-03 10:40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在古代中国,杂号将军与重号将军是武将官职的两大类别。杂号将军,作为一种赋予战功显著者的荣誉封号,自西汉起开始大量涌现,至汉末三国时期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今天,奇秘网的小编将带您了解其中一位特殊的杂号将军——威远将军。

威远将军,这一称号在汉末三国时期尤为引人注目。在蜀汉和曹魏的历史记载中,威远将军这一官职似乎鲜有人担任。相反,东吴却出现了四位威远将军,他们分别是孙邵、孙邻、孙据以及李衡。

让我们了解一下孙邵。孙邵,字长绪,来自青州北海国。他因才华被孔融赏识,后跟随扬州刺史刘繇到达江东,受到孙权重用。在孙权称吴王时,孙邵被加封为威远将军。关于他的具体去世时间,历史并未留下明确的记载。

接下来是孙邻,他是孙权的堂侄,也是吴国宗室、将领。孙邻继承父亲孙贲的爵位后,在孙权的重用下,历任夏口、沔中督,最终被封为威远将军。赤乌十二年,孙邻去世,他的儿子孙苗袭爵。

再来说说孙据,他是权臣孙綝之弟。在孙亮在位时,孙綝执掌大权,为了让自己的弟弟控制东吴朝廷,让孙据担任武将并执掌兵马。孙綝被除掉后,孙据也遭到了不幸的命运,被东吴皇帝孙休下令斩杀。

最后一位威远将军是李衡。李衡在吕壹被诛杀后受到孙权的提拔,后担任司马一职。在诸葛恪被设计杀害后,他选择外任,做了丹阳郡的太守。等到孙休即位后,李衡被封为威远将军。

这四位东吴的威远将军,尽管在三国历史中大多籍籍无名,但他们的存在与经历却构成了三国历史的一部分。他们的事迹提醒我们,历史的传承往往只关注那些显赫一时的英雄人物,而那些默默付出、身在幕后的小人物也同样值得我们去关注和了解。他们在历史的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使得历史更加丰富多彩。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