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邈听说诸葛亮去世后,为何会说蜀国有救-

历史人物 2025-04-03 08:10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蜀汉的一颗流星陨落了——那位伟大的丞相诸葛亮,离开了人世。据《华阳国志·卷十》记载,公元234年,举国哀悼,从后主刘禅到平民百姓,无不沉浸在悲痛之中。在这股哀伤潮流中,却有一个声音显得格格不入,那就是李邈。

李邈,这位蜀汉官员,在电视屏幕上被大众所熟知。据记载,他曾在诸葛亮病重之际上疏表达担忧,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诸葛亮的质疑和不满。在他看来,诸葛亮独揽大权,如同吕禄、霍禹般的权臣,对皇帝而言是个“潜在”的祸患。这份奏折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后主刘禅对此极为愤怒,将李邈关入牢狱并最终诛杀。

那么,为何李邈要如此诋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丞相诸葛亮呢?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李邈的生平事迹为我们揭示了答案。他并非首次对上级表示质疑。早在公元214年,刘备刚刚入主益州时,李邈就曾指责其夺取益州的行为不地道。而在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时,李邈因劝说诸葛亮赦免马谩而失宠于诸葛亮。从本质上讲,李邈作为益州本土人士,从内心反对诸葛亮伐魏。他认为蜀汉国力有限,多次伐魏并不明智。他与那些热衷恢复汉室江山的荆州人士和降将们的观点相悖。

在诸葛亮去世后,李邈失去了顾忌,开始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诸葛亮的去世是苍天有眼,蜀汉有救了。那么为何他要如此说呢?或许在他看来,诸葛亮的强势已经对蜀汉本土势力造成了威胁。随着诸葛亮的离世,蜀汉政权将迎来新的格局,本土势力的地位将得到提升。因此他才会说出这番话。

李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的行为和言论虽然引起了争议和不满,但也反映了当时蜀汉政治斗争的复杂性。他的存在和言论为我们揭示了蜀汉历史的一面。在诸葛亮去世后,蜀汉的政治格局将如何变化?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的问题。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