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要买个官需要花多少钱?

历史人物 2025-04-03 04:34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后汉书》中记载了一个关于崔烈买官的故事,这个故事十分耐人寻味。崔烈花费了五百万钱,成功购得了司徒的高位,这是三公之一的重要职位,“入钱五百万,得为司徒”,这笔大买卖引起了汉灵帝的注意。在册封的那天,皇帝亲自莅临殿前以示对这件事的重视。当看到崔烈那春风得意的神态时,汉灵帝竟然感叹起来,觉得自己的官员卖得太便宜了。他对身边亲近的臣子说:“悔不少靳,可至千万。”好像觉得让崔烈出一千万也是值得的。

这个故事中的情节令人啼笑皆非。皇帝的亲近臣子更是回应得雷人:“崔公冀州名士,岂肯买官?赖我得是,反不知姝邪。”他说崔烈能出五百万已经算是慷慨了,对于像崔公这样的名士来说,他们本来就不会轻易买官,皇帝能得此大财,应该知足。

崔烈事后询问他的儿子外界对此事的反应,他的儿子告诉他:“论者嫌其铜臭。”也就是说,外面的人都在议论崔烈的官位充满了铜臭味。“铜臭”这个词,便是由此而来。那些不惜花费重金买官的人,他们的内心绝不会想着为政清廉、造福一方。

投资总是希望得到回报,他们为了捞回成本,只能更加残酷地剥削百姓,不择手段地榨取更多的金钱,然后再以更多的金钱去买更高的官位,形成恶性循环。这样的社会现实让当时的忠臣良吏感到非常失望,《后汉书》中就有“卖官受钱,天下忠笃之士怨望”的感叹。

再加上汉灵帝在位期间,朝廷中宦官权力过大,朝纲败坏,朝廷上下都效仿这种腐败行为,全国形成了一片浮糜腐朽之风。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苦不堪言,生活困顿。汉灵帝时期又频繁发生地震、水旱灾害、流行疾病等灾难,使得民众生活更加艰难,甚至不得不起来反抗。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