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奇葩科考:15次考不及格就可以被录取
历史人物 2025-04-03 00:32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自古以来,制度逐渐在朝廷选拔人才方面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机制。科举制度的兴起,打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固有局面,为无数寒门子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在古代,科举考试一般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每个朝代的考试细节或许有所不同,但无可否认的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录取标准极为严格,其录取比例相较于现代的高考要低得多。
以唐朝为例,根据《通典·选举三》的记载,每年的贡士录取人数极为有限。在一个大的郡中,录取人数仅有三人,而一个大郡的人口数量却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以每个家庭至少五人计算,一个大郡的人口至少达到十五万人以上,因此科举录取比例不足五万分之一,可见其竞争之激烈。
唐朝科举考试的严格标准以及宁缺毋滥的原则,使得该朝成为了历史上科举录取率最低的朝代。到了宋朝,情况发生了变化。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君子六艺的演变,加上赵家重视文化、轻视武力的国策,使得科举考试逐渐平民化。
据统计,在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参加解试的考生数量就超过了十万。这也使得宋朝科举考试的录取比例一度高达百分之十,为众多士子提供了入仕的机会。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宋朝初年曾规定,对于考了十五次以上仍未被录取的士子,可以直接破格录取,这一政策更是让宋朝成为了古代最容易金榜题名的朝代。
这一时期的科举制度,不仅为许多有才华的人打开了入仕的大门,更是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许多文学巨匠、政治精英都是通过科举制度得以崭露头角,为国家的繁荣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成功故事,也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和激励的力量。科举制度的演变和发展,反映了古代朝廷选拔人才的历程,也为现代人才选拔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上一篇:唐朝轶事:唐宣宗强人所难吃乳酪 吃坏亲信肚子
下一篇:没有了
中国历史
- 古代的奇葩科考:15次考不及格就可以被录取
- 唐朝轶事:唐宣宗强人所难吃乳酪 吃坏亲信肚子
- 惊悚!武则天的墓为什么怪事不断
- 敢和吕布一决高下的人分别是谁?有一个吕布都
- 宋万和杜迁:两位魁梧元老竟然不受梁山重视
- 梁山一哥:甩宋江几条街 被此人间接害死
- 孝惠章皇后为何不受皇帝喜欢?只因顺治皇帝独
- 史上好色皇帝因同时临幸四姐妹而逼反老丈人!
- 邓太后和慈禧都是手握重权,她们掌管下的国家
- 河西四汉将之一赵良栋的生平经历
- 甘宁究竟有没有射杀凌统父亲?甘宁与凌统恩怨
- 看看女皇帝武则天是怎么对待侮辱她母亲的人!
- 刘杨是谁?他最后选择造反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 汉朝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是怎么死的?享年多少
- 舜是怎么死的 舜帝陵在哪
- 水浒传阮小七唱渔歌的目的是为讽刺朝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