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缸少年司马光:十余年修成《资治通鉴》

历史人物 2025-04-02 23:40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在宋朝的时代背景下,道教受到朝廷的尊崇,各地纷纷新建宫观(道观)。随着这些宫观的兴起,自然需要相应的公务员来管理,这其中就包括了一种特殊的职位——宫观使。不同于宰相兼任的职位,宫观使是公家人,享受着俸禄却不承担具体的工作职责。

在这个背景下,有一位人物尤为出名,那就是司马光。由于反对变法,他被神宗皇帝派往洛阳,担任“提举西京崇福宫”的职务。

在洛阳的司马光的生涯中,他借着官俸的便利,得以专注于自己喜爱的事情。而正是在这段时间,他完成了史无前例的巨作——《资治通鉴》。这部史诗般的作品连载了19年,其中包含了前、后汉、五代的部分由刘攽完成,刘恕负责魏到隋的长编的四分之五,而范祖禹则专注于《唐史》的研究。

司马光作为这部巨作的总整理者,负责将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整理成帖、顶帖的形式。想象一下刘攽、刘恕、范祖禹这些学者吃方便面吃到脸发绿,却发现导师司马光不仅抢占了先机,连板凳都不给他们留,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画面。

这部《资治通鉴》的编纂得到了英宗的大力支持。为了推动工作顺利进行,英宗为编纂团队提供了皇家专用的笔墨纸砚等物品,划拨了专项资金,并供给了编纂人员水果、茶叶、点心等生活用品,甚至派出宦官侍奉他们。如果没有英宗这样的支持,《资治通鉴》的编纂进程可能会大大推迟。

尽管有了《资治通鉴》这样的帝王教科书,两宋的命运并未因此而改变。亡国照旧,这也让人质疑以史为鉴的价值。但无论如何,《资治通鉴》本身是一部超越时代的史诗巨作,无法与现代那些日本漫画相提并论。它代表了司马光以及众多学者的智慧与努力,是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一篇:曹操不可告人的秘密 晚年让老婆改嫁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