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把关羽俘虏杀了之后,为什么又要献给曹操

历史人物 2025-04-02 10:45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故事时刻】关羽,这位深受众人敬仰的关二爷,战斗能力在中排行第四,却在一次埋伏中遭遇了不幸。他远赴成都,留守卫荆州,在攻下荆州后不得不撤退,却不料被东吴将领埋伏俘虏。最终,这位英勇的大将也未能逃脱死亡的命运。当时,东吴的领导者孙权下令斩杀了关羽和他的儿子,并将他的头颅送往洛阳。

说到曹操,他对关羽的欣赏可谓深至。多年前,曹操也曾俘虏过关羽,但他并未对关羽施以极刑,反而对他礼遇有加,甚至想方设法为他加官进爵,希望收为己用。曹操深知关羽的价值,他猜测在第二次被俘的情况下,关羽有可能会投降。若孙权未曾动手,曹操或许能留下关羽性命。

曹操作为一位高瞻远瞩的政治家,他明白关羽这位擅长水战的将领,是制衡东吴水军的一大利器。为了牵制东吴的水军势力,曹操不会轻易动手杀关羽。曹操不杀关羽还有更深层的原因——与刘备谈判。当时天下局势已然明朗,无论是胁迫刘备还是联合他攻打东吴,活着的关羽都是绝佳的政治。

若孙权将活着的关羽进献给曹操,曹操不仅会善待他,更可能以诸侯之礼相待。孙权并未选择这样做。他也有自己的三大考量。向曹操展示孙刘盟约决裂的决心,通过杀害关羽表示双方彻底决裂。向刘备传递信息,让刘备认为曹操与关羽之死有密切关系,从而加深双方仇恨。也是最根本的考量——维护东吴割据的战略利益,他们不允许任何可能破坏这种战略构想的因素存在。无论是联合刘备攻打曹操还是投靠曹操,都是为了维护这一核心利益。

在这残酷的政治斗争中,无论刘备集团多么心痛,孙权或许也曾犹豫过。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杀死关羽父子无疑是最佳的政治选择。关羽的故事令人唏嘘不已,但历史就是一场场残酷而复杂的政治博弈,英雄人物也不过是其中的棋子而已。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