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臣朝见天子拿的那块板子有何用途-
历史人物 2025-04-02 08:35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笏板:古代中国官员的身份象征与礼仪佳品
笏板,一块狭长的板子,记载着古代中国的礼仪与文化。《礼记》中详细记载了其尺寸与用途,它是古代官员身份的象征,更是他们朝见时的必备用品。
在网络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笏板的历史身影。在崔家的家宴上,笏板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崔琳子的子侄辈中,有几十人在朝中担任大官,每逢过节,坐榻上专门放置笏板的座位便堆满了笏板,“笏满床”成为当世美谈,令人羡慕。崔家也以此为荣。
笏板,除了作为官员身份的象征,还有其实用之处。“袍笏登场”这一说法,原本指的是官员打扮的演员登场表演,后来则直接用来比喻新官上任。而据《释名》的解释,“笏,忽也,备忽忘也。”也就是说,笏板最初是用来记录天子的命令或旨意,也可以将上奏的话语记在笏板上,以作备忘提示。《礼记·玉藻》也提到了这一点:“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
在网络图片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笏板的历史演变。在纸张没有发明之前,笏板是必备的备忘用品。而纸张出现并普及后,虽然皇帝不再使用笏,但大臣的用笏仍然有等级之分。例如,武德四年以后,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才能使用象笏,六品以下的官员则使用竹笏。形状也有规定,三品以上的笏板前拙后直,五品以上则前拙后屈。后来更是改为上圆下方。而在清朝时期,由于朝服的变化,大臣见到皇帝时不再使用笏板。笏板见证了古代中国礼仪与文化的变迁。
如今,虽然笏板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它作为古代中国官员身份的象征和礼仪佳品,仍然在我们的记忆中留存。当我们回忆起这段历史时,不禁对古人的智慧和礼仪文化感到敬佩。我们也应该珍视和传承这些历史文化遗产,让它们永远在我们的心中闪耀光芒。
上一篇:李克用的养子,十三太保之一的李存进,他的一
下一篇:没有了
中国历史
- 古代大臣朝见天子拿的那块板子有何用途-
- 李克用的养子,十三太保之一的李存进,他的一
- 猪八戒与月宫仙女之间的秘密?他与玉兔精是何
- 古代宫廷生活的太监每月到底领多少工资
- 刘备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黄忠的死和他有关系吗
- 西晋司马炎究竟有多荒淫?司马炎荒淫事迹简介
- 程昱是什么人?曹操为什么会不 重用他
- 传奇女帝武则天 为何弃长安而选洛阳为都城
- 荷叶包饭起源:陈霸先击溃北齐军背后的故事
- 这个女人只做了一天皇后 康熙却亲自为她守灵
- 女中名家方维仪为何心甘情愿嫁一个病秧子-
- 诸葛亮死后 3万蜀汉军一战灭魏军20万!
- 韩子高是什么人?深得皇帝喜爱,差点就当上了
- 牛郎织女的传说中董永和牛郎是同一个人吗
- 曾国藩是如何评价胡林翼的?胡林翼为什么能位
- 探索西游记里的妖怪为何永远吃不到唐僧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