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锦衣卫指挥,竟然被文臣群殴致死

历史人物 2025-04-02 08:03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锦衣卫指挥使”这三个字,对于大明王朝来说,无疑是一个充满权力与恐怖的存在。他们身为皇帝的亲信武官,拥有逮捕任何人的权力,地位显赫。历史上却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在早朝之上,锦衣卫指挥使竟然被文臣群殴致死。

事件还要从土木之变说起。这场历史上的屈辱事件发生在正统年间,瓦剌的侵犯让年少轻狂的大明皇帝大为震怒。当时,祖母张太皇及阁臣“三杨”已经离世,王振权势熏天,蛊惑皇帝亲征。亲征的结果却是大败,皇帝及众多大臣在土木堡遭遇也先的袭击,损失惨重。

土木之变对大明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和屈辱。消息传来后,朝野震惊,人心惶惶。许多人已经做好了逃跑的准备。在这关键时刻,有人站了出来,稳定了局势。尽管如此,朝野上下对王振之流仍然深恶痛绝,很多人将这次屈辱归咎于他们。

随着宠信王振的明英宗被俘,大臣们开始纷纷弹劾,要求将王振一家满门抄斩。作为监国的郕王虽然不敢轻易下决定,但群臣的愤怒已经到达了极点。

就在锦衣卫指挥使马顺跳了出来。他是王振的同党,跳出来呵斥众臣,让他们离开,不要再逼郕王。户部给事中王竑早就对王振及其同党看不顺眼。他直接动手,一边骂一边咬马顺的脸,群臣见状也纷纷加入战斗。就这样,风光无限的锦衣卫指挥使马顺被群殴致死。

接下来,群臣还要求郕王对王振的其他同党下手。尤其是宦官毛贵、王长随,这两人也同样被打死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午门血案”。

这一事件不仅反映了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和矛盾冲突,更展现了大明王朝在遭受外来侵略时的危机和混乱。这场血腥的斗争,无疑为大明的历史增添了一抹残酷而沉重的色彩。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