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众人皆知之前,孙权已在魏国的庇护下默默崭露头角。他并非始终为王,而是历经波折,历经磨砺,如潜龙在渊,深藏不露。曾经,他不过是个藩国的首领,却在内心怀有无比的野心。对于他来说,老刘的存在使他如坐针毡,这让他不得不抱曹丕的大腿以求自保。内心的火焰不曾熄灭,他渴望展翅高飞。眼见天下三分有其二,刘备虽居劣势,却敢于进取,成功夺取荆州,占据长江天险。孙权自然不甘示弱,心中早已燃起称帝之志。
曹丕的势力强大,正统的旗号更是无人敢挑战。孙权在权衡利弊之间,选择了暂时服从曹丕的策略。他明白自己的实力尚不足以与曹魏抗衡,于是名义上归顺曹魏,确保自身安全;私下里则开始试探性地挑战魏国实力。这场试探性的战争便是石亭之战的关键所在。在这场战争中,孙权的命运与一人紧密相连——周舫之子周鲂。
周鲂年轻时便好学不倦,军事才能出众。他曾一月之间平定钱塘贼寇彭式及其党羽,展现了非凡的军事能力。当孙权开始策划石亭之战时,他选择了信任周鲂。然而孙权的军事能力并不出众,他打算利用周鲂收编山中盗贼来诱骗曹休的策略被周鲂否定。周鲂认为这样的策略难以成功,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吸引曹休的信任。于是周鲂通过一系列巧妙的手段制造了自己投降曹魏的假象,成功地诱使曹休上当。
石亭之战中,周鲂与陆逊、朱桓、全琮等人联手夹击曹休。最终魏军大败,死伤万余,曹休几乎命丧黄泉。这场胜利不仅让周鲂立下赫赫战功,更坚定了孙权的称帝之心。他看到了曹魏并非想象中那般强大,终于下定决心在公元229年称帝。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大门缓缓开启。孙权的称帝标志着时代的来临,也预示着他将在未来的历史舞台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他的智慧和勇气将永载史册,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