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在颐和园中建造石船有何用意?

历史人物 2025-04-02 06:57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颐和园之石舫:历史的见证与深意的寓意

地处北京西北郊的颐和园,原名清漪园,自公元1750年始建,历时十五年完成,是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之一。这段灿烂的历史却未能使其免受劫难。在第二次战争中,英法联军焚烧了圆明园,同时也波及了清漪园,其中佛香阁、排云殿等建筑遭受严重破坏,长廊被烧得只剩下十一间半,石舫舱楼更是被全部焚毁。

在中国传统园林中,舫是一种独特的水上建筑,其外形和内部结构酷似真实的舟船。舫不仅丰富了园林的景致,更供人们在内部游玩宴饮,观赏周围的美景。特别是颐和园的“石舫”,堪称中国园林建筑中的“舫之珍品”。船体用巨石雕成,长达36米,船上二层皆为白色木结构楼房,以大理石纹样装饰,顶部更有砖雕点缀,整个石舫既精巧华丽,又不失典雅恢宏的气势。

这艘大石船的建造并非只是因为对“舫”的钟爱。乾隆皇帝在昆明湖畔建此“石船”,其深意在于借古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来告诫后人。这一古训源自《荀子·哀公》篇,是荀子与鲁哀公对话的一部分。而魏徵在贞观初年也曾劝唐太宗以隋亡为鉴,并引用此语,谓君似舟民似水。乾隆皇帝在颐和园的昆明湖畔建大“石船”,正是体现了这一深层的寓意。

然而遗憾的是,这艘寓意深远的“石船”建成不到百年,就被英法侵略者所焚毁。十九年后,石舫得以重建,按原意将古建筑形式的上舱楼改建成了西式舱楼,取名清晏舫,寓意海清河晏、江山太平。如今,颐和园的这艘大石船不仅见证了清王朝的覆灭和历史的沧桑巨变,更成为了中华民族不断兴旺的不朽基石的见证。它警示着世人:政治清明、吏治廉洁、百姓拥护才是国家百世不移的根本。

上一篇:圣人孔夫子为何说自己很像一条丧家犬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