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魏忠贤?怎么看待的魏忠贤?

历史人物 2025-04-02 06:41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史书对某个时代的评价总是深具洞察。关于那场浩劫,《》中有这样的记载:“阉宦之祸酷矣,然非诸党人附丽之,羽翼之,其势不可挡。当时的中叶以前,士大夫重名节,即使面对王振、的横行,其党羽尚未盛。”

随着岁月流转,权力逐渐失衡。窃权者如焦芳开始与阁臣勾结,列卿争献媚,司礼之权甚至凌驾于内阁之上。至神宗末年,谣言四起,群相争锋,门户之争愈演愈烈。这时,凶徒趁势而起,盗弄国柄,狠如狼虎。他们滥用刑罚,残害忠良,衣冠填于牢狱,善类丧于刀锯之下。直至恶贯满盈,宪典得以伸张,但其遗孽余烬仍足以造成覆国之祸。

历代史书中对某人的评价更是入木三分。杨涟曾评价忠贤为“市井无赖”,中年净身入宫,初以小忠小信求得恩宠,后竟敢大奸大恶乱政。其擅权窃国,奸盗内帑,诬陷忠良,狠如狼虎。朱长祚形容他“形质丰伟,言辞佞利”。而刘若愚则描述忠贤虽然好色、,但亦能决断,只是猜忌自用,喜听谀言,是他的缺点。他敬奉僧佛,亦与某些僧人有深厚交情。

至于梁所描述的“下者”,则是献媚人主、窃弄国柄、荼毒生民之徒。如秦之、汉之、唐之等乱国者,明之刘瑾、魏忠贤亦在其中。他们如同穿窬斗筲之徒,数不胜数。

蔡东藩对魏忠贤的评价更是毫不留情:“魏忠贤恶贯满盈,中外切齿痛恨。他善于伪装恭顺,却无拳无勇,只会制造混乱。当年轻帝王骤然登基时,无需假手他人即可诛杀魏忠贤。这也反映出当时明朝的臣子大多贪婪卑鄙、毫无廉耻。一旦魏阉得势,他们便依附魏阉;一旦魏阉失势,便立即弹劾他。杨维垣的行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段评价深刻地揭示了那个时代的人性阴暗面和复杂的社会现象。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