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舒翰手里握着二十万大军 最后为什么会输给安

历史人物 2025-04-02 06:19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威震边关的哥舒翰:手握重兵为何却惨败于安史之乱?

在历史的长河中,哥舒翰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将领,他在抵御入侵、保卫大唐边关上有着卓越的贡献。西部边民曾唱出一首歌谣来颂扬他的边关功绩:“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常胜将军,为何在手握20万大军、拥有潼关坚固防御工事的情况下,却惨遭失败呢?

我们要谈到的是唐玄宗的急功冒进。唐玄宗在处理北方边关问题上的贪图边功、好大喜功的心态,是导致哥舒翰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他急于求战,不听取多位将军的劝告,坚持攻打石堡城,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在潼关问题上,他听信宦官诬告,杀掉了封常清、高仙芝两位名将,又让有病在身的哥舒翰前往接替。哥舒翰虽然坚守不出,但急功冒进的唐玄宗却强迫他出击,最终导致了全军覆没。

大臣们之间的勾心斗角也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安史之乱的爆发和节节败退,除了唐玄宗的昏庸以外,还在于朝臣们的不和。从安禄山和的矛盾到哥舒翰与安禄山的族弟安思顺、杨国忠等人的不和,再到哥舒翰的两个部下之间的不和,这些矛盾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争的走向。

哥舒翰作为名将的表现也让人堪忧。他在潼关时的一些做法实在值得商榷。他痛哭出关,扰乱军心;指挥不当,毫无战术;被俘投降后更是名誉扫地。这些行为都严重损害了他在战场上的威望和指挥能力。

综合来看,哥舒翰的失败并非偶然。除了他个人的失误外,更重要的是整个朝廷从最高统治者到各级官员都存在严重的问题。急功冒进的唐玄宗、勾心斗角的朝臣、失误的战术指挥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这场战争的失败。我们在回顾历史时应该深刻反思这些问题并吸取教训。只有团结一心、明智决策、正确指挥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