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是怎样被诸葛亮给气死的?其背后有何隐情
《隆中对》无疑是《三国演义》的核心关键所在。首次策划的“跨有荆、益”,跨据了荆州九郡,覆盖了现今的两湖全境以及两广的北部。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不仅位于中国腹地,面积亦十分广大,足以让心怀天下者心生向往,心摇神驰。赤壁之战,核心问题便是决定荆州的归属权,连夷陵大战亦是因荆州换旗而起。这其中,与诸葛亮紧密相连、相互交织的故事情节,不仅成为赤壁战役的成败关键,更为之后的故事发展增添了无尽的韵味。每当提及此,便令人想起周瑜临终前的感慨:“既生瑜何生亮”。用小说的语境来说,周瑜计谋不如诸葛亮,理应甘拜下风,认输服输。然而周瑜的历史形象并非如小说戏剧中那般狭隘心胸,历史上的他性格恢宏,能得人心。《三国志》中赞许他的“性度恢宏,大率得人”。甚至有人评价他:“与瑜交,若饮醇醪。”但在唐宋以前,历史公认的主帅是周瑜。如杜甫的《赤壁歌送别》诗中就提到:“二龙相争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到了北宋以后,朱熹提倡尊王学说,诸葛亮地位随之上升。而说话戏剧艺人讲述三国故事时,东吴的私心被突出展现。尤其是东吴趁诸葛亮策划北定中原之机偷袭荆州的行为,更是被广大士民所痛斥。因此元人《隔江斗智》杂剧中周瑜的形象被改塑。在艺术表现上,衬托人物往往以常人常态为基准。如《福尔摩斯探案》中的华生,《堂吉诃德》中的潘都是如此。而在《三国演义》中则有所不同,它先用才智相当的周瑜来衬托诸葛亮。赤壁之战中周瑜因嫉贤妒能、心胸偏狭的形象被刻画得淋漓尽致。然而这样的角色设定也是为了凸显诸葛亮的智谋气度高超无比。诸葛亮的形象贯穿始终,甚至有人认为《三国演义》五丈原之后的情节可以不读。这种对人物的刻画方式使得读者对诸葛亮的形象更加深刻,同时也突显了周瑜形象的另一面。
中国历史
- 周瑜是怎样被诸葛亮给气死的?其背后有何隐情
- 宣华夫人陈氏是谁的女儿?南朝陈灭亡后她的结
- 独孤信这么高的眼光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 康熙皇帝奇葩爱好 :爱求证勾股定理
- 为什么说明成祖朱棣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位世
- 朱植: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五子,他的一生有着怎
- 崇祯继位的时候 明朝又是一番什么场景
- 赵盾:晋国赵氏第二位宗主,使赵氏一族独大晋
- 赵飞燕凭借什么受宠十多年?
- 虎豹骑是什么实力?他们究竟有多厉害
- 为义渠君生育两子的宣太后,为何要杀死自己的
- 黄硕嫁给诸葛亮之后过着怎样的生活
- 平阳公主曾有三个丈夫却为何选卫青合葬-
- 一代名臣杨士奇的趣事:曾经被拉郎配&rd
- 死后没有跟皇太极葬在一起 反而葬在清东陵外
- 为什么蒙古铁骑在1242年突然撤出欧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