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被俘有人倡议迁都一个太监当廷骂了五个

历史人物 2025-04-02 03:10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在这样的背景下,郕王受命居守京师,然而面对如此危机,他也不知所措。金英、兴安等大臣被召来商议国事。这时,侍讲徐珵大放厥词,提出了迁都南京的建议,认为只有如此才能顺应天命,化解危机。

这一提议立刻引发了激烈的争论。礼部尚书胡潆提出了扎根北京的观念,认为迁都之举不妥。而兵部左侍郎于谦更是斩钉截铁地表示:“言南迁者,可斩也!”他认为京师是国家的根本,动摇不得。于谦的这番话展现了他的坚定决心和勇气,誓死保卫京师。

兴安,一个正直的太监,也在此时发出了几乎相同的声音。他怒斥徐珵,表示坚决反对迁都。据《明史》记载,兴安的口气坚决,其言辞甚至比于谦更有震撼力。兴安早年入宫,在明英宗时期得到青睐,他在危难时刻表现出的坚定立场令人敬佩。

郕王对于谦和兴安的怒斥深感震撼,他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负责治军。于谦坚守北京、抗击瓦剌的爱国主张得到了兴安的坚决支持。两人都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正直品质,让人肃然起敬。

当年九月初六日,郕王即位,成为明代宗,年号景泰。兴安因其正直和大义被明代宗视为心腹。在于谦因过于正直得罪不少人时,兴安始终力护于谦,在于谦身边给予了他不少支持。兴安的坚定立场和正义感让人钦佩。

明英宗归国时,兴安表示由衷欢迎;在他被软禁后,兴安也悄悄地给予了一些帮助。然而明英宗复辟后疯狂清算报复,兴安虽然幸免于难但境遇堪忧。最终在天顺三年去世享年七十一岁。他临终时留下遗言将自己的尸骨化为灰烬以供佛塔之用。

虽然兴安的尸骨已化为灰烬但他的精神和事迹却永载史册他那怒斥徐珵的五个字“敢言迁者斩!”成为了历史的见证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正义和真理的力量。他与于谦一样都是国家的脊梁民族的英雄他们的事迹将永远被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