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写下生平事迹的墓志铭
墓志,是古代埋葬于墓穴中、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它以韵语结尾的铭被称为墓志铭。墓志铭通常由两部分构成:序文,被称为“志”,和铭文的韵文部分。
北朝隋唐的序文多用骈文撰写,而宋元明清则多用散文。这部分内容主要叙述死者的姓名、家世和生平事迹。图片来源于网络,展示的是一份特定的墓志实物。
关于墓志的起源,学界存在多种观点。有“秦代说”,依据1979年至1980年在秦始皇陵附近发现的32座秦代刑徒墓中的墓瓦文,这些文字大约刻写于公元前221至210年,记录的是刑徒的姓名和籍贯。
还有“西汉说”,这一观点主要见于文献史料,如《西京杂记》中提到的前汉杜子春临终作文刻石,被认为是志铭之始。“东汉说”则是以1929年在洛阳东北郊出土的东汉延平元年《贾武仲妻马姜墓记》为代表,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用石头刻制的墓志。
也有“魏晋说”,自东汉建安十年因天下凋敝和战事频繁,许多墓葬被盗,于是产生了将地表刻石埋入墓中的墓志铭形式。另外还有“刘宋元嘉年说”,这一观点以山东益都出土的南朝刘宋大明八年《刘怀民墓志》为依据。
这块墓志不仅展示了志文、颂文俱全的形式,还直接证明了这类墓志文字的性质。墓志的涵义界定为:一是志墓主人,二是埋在墓内,三是有相对固定的载体,四是有一定的行文格式。
兰州人马德(1571-1623)的墓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详细记录了马德的家世及其在兰州以北长城沿线的防御鞑靼侵扰的军旅生涯。马德字性之,号鸣寰,早年随父镇守朔方,因军功从小旗长至神枢八营参将。他在万历间随临巩兵备道荆州俊征战,被誉为“干城之器”。
墓志作为记载死者生平事迹的重要文物,其起源虽然众说不一,但其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研究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资料。
中国历史
- 古人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写下生平事迹的墓志铭
- 最是无情帝王家,中国古代最血腥的王朝是哪个
- 西晋亡国后,皇室公主的命运有多惨?
- 三国名将蒋钦有什么故事?对蒋钦的评价
- 古人行房事时都注意些什么?
- 为何这三个短命王朝反而对中国历史影响那么大
- 姜宝谊:隋末唐初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 三国第一猛将吕布为何老喜欢耍赖收钱不办事
- 诸葛亮为什么不重用魏延?
- 三国时期担任过奋威将军这一官职的人都是哪些
- 水浒中浪子燕青在交际场上是一个怎样的人?
- 宋国公主: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八女,她有着怎样
- 金日磾是谁?他是如何从匈奴的太子转变为汉武
- 让乾隆皇帝迷恋的神秘女人真实身份
- 北齐皇帝高湛的胡皇后为何会心甘情愿为娼妓
- 古代人为什么跪着吃饭?古人以跪坐姿势就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