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隐:唐朝时期宰相,性格宽和,孝敬母亲
赵隐,字大隐,出身于京兆奉天,即今天的陕西乾县。作为岭南东道节度观察使赵植的孙子,他的生平充满传奇色彩。他的家族背景深厚,个人经历丰富,下面让我们跟随奇秘网小编的脚步,深入了解这位历史人物。
赵隐的父亲赵存约,是在唐朝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大和三年(829),赵存约担任兴元从事。在一次军队叛乱中,他与节度使李绛在宴会交谈时,突然接到吏报称新军叛乱,攻入府廨。在危机时刻,李绛坚守岗位,而赵存约则毫不犹豫地选择保护友人,慷慨地率领部分兵士抵抗叛贼。最终,他们二人都因这场叛乱被杀害。
赵隐因父亲的惨死而悲痛欲绝,长时间沉浸在丧父之痛中,无心他事。但在会昌年间(841~846),一位显贵的友人鼓励他走出阴影,敦促他应试。在大中三年(849),赵隐终于走出阴霾,考中进士,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他历任郡守、尚书郎、给事中、河南尹等职位,并先后担任户部、兵部侍郎,领盐铁转运使等要职。
咸通末年,赵隐以本官平章事,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进阶特进,加爵天水郡开国伯,食邑七百户。他的职业生涯达到了顶峰。乾符年间,他罢相,先后担任检校、润州刺史、浙西观察使等。后来,他又被调入朝廷做太常卿,转吏部尚书,累加至尚书左仆射。
赵隐的性格宽和,与弟弟赵骘友好相处,对母亲极为孝敬。他幼年家境贫寒,亲自耕田种地,以供养老母,从不连累亲戚。即使后来身居高位,他也从未以权位自高自大。每当退朝回到私宅,他都会换上便服,亲自侍候母亲左右。每逢岁时伏腊,公卿大臣都会前来拜访通讯,但无人能比他在孝敬母亲方面的荣耀。
赵隐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他的忠诚、勇敢、孝顺和谦虚的品格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敬仰。他的生平故事不仅是一部历史纪录,更是一份传承下来的道德典范。
中国历史
- 赵隐:唐朝时期宰相,性格宽和,孝敬母亲
- 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比一个国家领土还大
- 大汉贤后卫子夫最后的结局竟然是惨死?
- 李白和杨贵妃之间有何交情?
- 佛陀弟子智慧排名第一的舍利弗是什么果位
- 汉武帝时有叫段宏的侍卫吗- 他深爱卫子夫?
- 曹丕为何率众人在文坛才子王粲墓前学驴叫?
- 北宋道士张怀素与理学家程颢之间发生过什么故
- 为何说西门庆才是人生大赢家-美女与金钱双收!
- 曹操要攻打东吴遭到了哪些人的反对?结局如何
- 吕后和武则天她们两女人哪个更狠毒-
- 李白为什么很少给头号粉丝杜甫回诗?
- 锦衣夜行中夏浔阴差阳错取代了谁的优渥生活
- 民国师生恋后果严重:北大教授恋校花被迫辞职
- 皇帝将亲妹妹纳入后宫,还生育了六个子女
- 芈八子是楚国人,她是如何成为秦国太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