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苏洵到了二十七岁才开始发奋读书?
苏家父子传奇:苏洵的觉醒与三苏的文学成就
在古老的《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这句话描绘的是北宋文学家苏洵的励志故事。苏洵,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虽与他的两个儿子齐名,但他的成才之路却颇为曲折。
苏洵并非自小便沉浸在书海中,相反,他年少时更向往游侠生活,四处游历,遍览名山大川。他的父亲苏序尚在人世时,并未阻止他的这一行为。那时的苏洵,心中更多的是对江湖的憧憬,而非对科举的向往。
随着年岁的增长,苏洵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当他首次参加乡试落榜时,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认为过去的自己过于自负,没有真正深入书中去理解和领悟。于是,他将曾经自视甚高的文章全部焚毁,决心重新开始。
还有一种说法,当苏洵二十五岁那年,他与友人游历山水之间,欣赏自然美景的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学识不足以描绘这壮丽河山。回家之后,他发现自己的妻子程夫人面带忧虑,他意识到这可能是对自己人生选择的担忧。
后来,苏洵的母亲去世,他与哥哥的一次交谈让他下定决心重新投入学习。哥哥的话让他意识到自己的游历经历虽然丰富,但却无法用文字将其表达出来。这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学识还需要加强。于是,他开始系统地阅读各种书籍,从《论语》到《汉书》,再到更早的《左传》、《国语》、《战国策》,他都一一研读。随着时间的推移,苏洵被书中的知识所吸引,越发沉浸其中。
苏洵的故事激励了无数后人。他与苏轼、苏辙并称为“三苏”,这是对他们文学成就的极高赞扬。三人的文学造诣深厚,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而苏洵的励志故事更是让人们看到了坚持不懈、勇于追求自己梦想的力量。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无论何时开始都不晚,重要的是坚持不懈地努力。
中国历史
- 为何苏洵到了二十七岁才开始发奋读书?
- 太个性:数学家笛卡尔的情书竟只有一句公式-
- 惇怡皇贵妃:一生无子,最后却成了人生赢家
- 汉朝时期刘协退位之后的生活如何?都发生了哪
- 唐玄宗盛宠杨贵妃多年 唐玄宗为何不册封杨贵妃
- 是哪个霸气皇帝,发展了中国南方第一大
- 汉灵帝刘宏执政期间,做过哪些荒唐事?
- 糊里糊涂当上皇帝,汉文帝刘恒一生有哪些成就
- 有哪些与李敬玄相关的轶事典故?刘昫是如何评
- 为什么说嘉庆的皇位是白捡的?原因是什么
- 孙权如果和刘备互换位置的话 三国的历史又会是
- 萧朝贵不死就真的能遏制杨秀清吗 这种说法有没
- 陈应是什么人?在桂阳时为何i会被赵云生擒?
- 曹操原本姓夏侯 曹丕称帝后为何没有改回来
- 宋文帝刘义隆的三位皇后分别是谁?
- 玄武门之变后,杨氏被纳入李世民的后宫,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