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七年后,为何李世民不上凌烟阁了?
在贞观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的一项重大决策震动了整个朝廷。他将二十四位功勋卓著的将领的画像奉于凌烟阁之中,以此彰显他们的荣耀。随后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李世民再也没有踏入凌烟阁,引发了人们的诸多猜测和关注。
凌烟阁中的一位特殊人物,成为了这一事件的核心。他就是在功臣榜上排名第十七的侯君集。侯君集,出身于陕西旬邑的官宦之家,祖父侯植曾担任过平州刺史。侯君集早年间便为李世民效力,凭借战功,逐渐晋升至左虞侯、车骑将军等重要职位。
论武艺,侯君集或许不如秦琼、程咬金等人,但论智谋,他却堪称一流。他是李世民的心腹之一,曾多次参与重大决策的谋划。特别是在玄武门之变中,侯君集的贡献卓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李世民登基后,侯君集的地位更加显赫。他被加封为潞国公,食邑千户,并多次担任重要职务,如宰相、副将等。他曾随军征讨吐谷浑,表现出色,获得了极大的声誉。侯君集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他因私自配没无罪人并私取宝物而受到弹劾,差点获罪。这使他对朝廷产生了不满,甚至与太子李承乾勾结,意图再次发动政变。
在贞观十七年四月初一,太子李承乾被人举报的事件中,侯君集被牵扯其中。李世民亲自审问此案,对侯君集的背叛深感痛心。在决定侯君集命运的时刻,李世民悲伤地表示,“吾为卿不复上凌烟阁矣”。侯君集被杀前,向李世民表达了自己的遗憾和愿望,希望能保全家族祭祀。李世民最终赦免了侯君集的妻子和孩子,将他们流放到岭南。
侯君集的命运令人唏嘘,他的背叛和最终的结局给凌烟阁的历史留下了一道沉重的阴影。而李世民对侯君集的了解和悲悯,也反映了帝王的复杂情感和无奈。这一事件不仅令人感慨个人的命运多变,也让人思考权力、欲望与忠诚之间的纠葛。
中国历史
- 贞观十七年后,为何李世民不上凌烟阁了?
- 魏灭蜀之战结束后,邓艾为何会觉得无法回到京
- 纪晓岚是清官?每天要吃十斤肉 钱都从哪来-
- 曹操为何会拒绝吕布统领骑兵的请求?
- 钱谦益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崇祯帝不重用他的
- 清朝妃嫔为何手上都要戴着手指套呢?
- -古代皇帝是如何分配他的后宫们侍寝的
- 造字圣人仓颉重瞳 仓颉怎么会有四只眼睛
- 瓜尔佳幼兰为什么会自杀?18岁嫁王爷,7年生5胎
- 也许你不相信 古代的四大丑女都嫁的超级好
- 努尔哈赤为什么要赐死长子褚英?真相是什么
- 被曹操霸占张绣的婶娘邹氏是什么结局-她过的好
- 解决晁盖的那一箭究竟是谁射的-竟不是林冲
- 明末大臣马士英是如何成为南明弘光政权首辅的
- 一道圣旨发出去后立即收回 竟因事关乾隆身世
- 汉惠帝驾崩的时候,吕后在丧礼上为何只是哭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