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的名片素面朝天 设计简单见名字如见本人
历史人物 2025-03-31 16:06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名片虽小,却载晚清风韵
巴掌大的大红笺纸,仅仅载着一个人的名字,这就是晚清时期的名片模板。如同历史的一页,在这小小的空间里,透露出那个时代的独特风情。
南京的文化学者薛冰,作为这批彩笺的收藏者,为我们揭示了那时代的交往细节。当拜访他人时,一张名片被递交到门童或秘书手中,“见名字如见人”,代表着主人的身份与诚意。若对方愿意接待,便放行;若不愿,则称主人不在家。
并非所有的晚清名片都简洁明了。有些名片的四周,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小字。比如那幅名为“张宝书”的名片,右侧记录着另一人的名字与称呼,左侧则详细记载了一次借书的故事。可见,在那个时代,名片不仅用于身份标识,还被用作便笺纸,托人办事时,递上名片就如同见到真人。
彩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而在晚清时期已广泛普及。从薛冰的介绍中我们得知,那时的彩笺标准尺寸为八行,颜色丰富多样,有红色、绿色、橙色、黄色等。除了市面上销售的统一彩笺,还有许多私人定制的款式。其中一张彩笺的末尾印有“松寿轩”的字样,中间还镶嵌了一幅石头图案,展示了主人的个人喜好。
由于彩笺主要用于书信往来,许多彩笺上都会印上“平安”、“延年益寿”等祝福语。但也有部分彩笺上印着“顿首顿首”的字样。薛冰解释,在古代,写信时末尾常写“顿首”,以示尊敬。而主人为了简便,直接将其印在彩笺上,这也透露出那时代的独特风情与人们的生活习惯。
这小小的彩笺,如同一扇时空之窗,让我们窥见了晚清时期的文化风貌与人情世故。每一枚名片、每一张彩笺都承载着历史的信息与人们的情感,它们是我们了解过去、理解文化的重要载体。
上一篇:本是宠妃的惠妃,曾是四妃之首,为何后来一直
下一篇:没有了
中国历史
- 晚清时的名片素面朝天 设计简单见名字如见本人
- 本是宠妃的惠妃,曾是四妃之首,为何后来一直
- 古代皇帝要临幸后宫嫔妃,如果嫔妃来月事了怎
- 金国美女为当皇后杀死亲夫后又与奴仆私通
- 李存勖建立了后唐,为何在位仅三年就死于兵变
- 宋仁宗的母亲刘氏不愿还政的真相
- 孙尚香被骗回到娘家之后 孙尚香为何没有再回到
- 刘备早年 有着怎样的经历?刘备生平事迹简介
- 86版《西游记》十大绝色美女!各个秒杀现代女星
- 诗人李白的故事:在南京风流竟遇红粉知己
- 东汉第十位皇帝汉质帝刘缵,他是怎么死的?
- 王允和貂蝉到底是什么关系?他们关系真的纯洁
- 三国蔡瑁张允被杀真实原因
- 古代人也有爱爱小手册-这本宝典中都是精华
- 纪晓岚原来是用这种方法来为难和珅的!
- 苏坦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在24岁时被朱元璋冤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