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的傲慢:逼迫英国使臣三跪九叩
在1792年,英国国王派遣了马戛尔尼伯爵带领的使团,远渡重洋来到繁华而又神秘的大清国。抵达广州时,恰逢当时的中国正值八十大寿庆典,两广总督向朝廷报告了英国使团的到来并带来了丰富的寿礼。这是欧洲国家第一次为大清国的皇帝献上寿礼,乾隆皇帝内心喜悦,决定亲自接见英国使团。
马戛尔尼此次来访的目的并非单纯的祝寿,而是有着更深的图谋。当时的英国正处事业的高峰期,对于扩大海外市场有着迫切的需求。而中国庞大的市场正是他们所垂涎的。他希望借此机会,说服乾隆皇帝开放口岸,与英国通商。
在觐见乾隆皇帝之前,因为礼仪的问题出现了分歧。在大清国的观念中,他们是天朝上国,是世界的中心,其他国家都是蛮夷之邦。而马戛尔尼则认为他来中国是为了做生意,而不是来朝拜的。他带的那些新鲜玩意儿,并不是作为寿礼,而是用来展示英国实力的。
两个大国心态的国家碰在一起,彼此都把对方当作小弟,因此产生了误会。马戛尔尼坚持不跪拜乾隆皇帝,而乾隆皇帝则坚持他必须跪拜。在这个紧张的时刻,马戛尔尼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他愿意跪拜大清皇帝,但英国国王也要被他的大臣跪拜。尽管这个想法未能得到实施,但它反映出两国在礼仪问题上的坚持和固执。
最终在和珅的劝说下,乾隆皇帝接受了不让马戛尔尼跪拜的决定。尽管他内心获得了天朝上国的优越感,但对马戛尔尼以及英国的印象已经很差了。他接见了马戛尔尼,但坚决拒绝了通商的要求,并且对马戛尔尼带来的新鲜玩意儿也毫无兴趣。
马戛尔尼带着失望回到了英国。大约五十年后的1840年,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这次访问不仅是一次外交事件,更是两个大国之间在礼仪、观念和权力上的较量。这段历史也让我们思考,在交流与碰撞中,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彼此的文化和观念。
中国历史
- 乾隆皇帝的傲慢:逼迫英国使臣三跪九叩
- 中国第一位霸主,齐桓公是怎么发迹的?
- 险些自立为帝的贾南风,最后什么下场?
- 顺治皇帝24岁去世留下十几个孩子 这背后是不是
- 王莽为了成为皇帝,都做了哪些事情?
- 姚广孝为何要策划朱棣造反?他的目的是什么
- 宋代文人的生活四件雅事:点茶焚香插花挂画
- 谦妃:被雍正专宠6年生下皇子,最后什么结局?
- 八阿哥胤禩结局是什么 雍正真的对他下手了吗
- 古人洗澡要尊礼法:官员洗澡日成朝廷法定假日
- 古代寡妇失去丈夫后的五大泄欲奇招
- 慈禧为何放弃坐车-因不能容忍司机坐她前面
- 明朝驸马到底有多悲催?房事都有人管着
- 令妃是乾隆后宫的掌权者,为何乾隆不封她做皇
- 真正的青楼女子需出身千万才能赎身
- 李孝恭跟李世民是什么关系?玄武门之变谁也不